雾都孤儿的通勤之路下:下班的无数种可能
通勤之路同样充满不确定性的部分还有,下班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决定一下待会要怎么回家。
第一天上班那天,下班的时候我打算尝试一下某歌说的倒地铁路线。在倒了两趟地铁坐了四站地到达查令十字站的时候发现仅仅用了十分钟,就能进火车站去坐小火车回家了,当时累得走不动路的我立刻雀跃了三秒。于是顺理成章地,下班也开始地铁+火车的模式。不同于早上的火车,晚上从城里往郊区的火车班次更多,基本上从查令十字和维多利亚两个站都能顺利回村。大多数时候,我还是会去查令十字站,一开始是因为熟悉,后来是因为对那里多了些别的感情。
最初上班那一两周,我天天体力不支,学生到社会人心理的转换、用英语工作的紧张、脑力和体力的快节奏劳动等等原因,都让我在回家的路上仿佛一具行尸走肉。乘坐交通工具回到家,我的体力只允许我完成洗澡、做饭和吸地这三件事中的两件,多一件我都撑不住。
想想自己才二十出头怎么就已经这样了,我下载了KEEP和室友姐姐一起开启了每日锻炼。天知道下班到家筋疲力尽了还要咬紧后槽牙锻炼四十分钟是怎样的一种炼狱,洗完澡我就会一头栽倒沉沉睡去。但一个礼拜后我的体力值和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像是拄拐的人丢掉了拐棍开始健步如飞,下班路上我都告别了地铁。
在一个休息日的晚上我研究了公司和查令十字站的位置,发现步行时间不算长,而且因为在市中心的位置,有很多条步行路线可以走。当时我还不知道city walk的概念,可能这个爱好就是那段时间发掘出的,甚至在很多年后的现在,我还能回忆起当时有意无意走过的每一条线路。
发现步行去火车站的路上有那么美的伦敦夜景以后,我才开始认真探索这个城市。不同于之前每次去逛街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那时我说不出区别,只觉得哪怕走在已经熟悉的地方,和当学生时的感受很不一样。每次在街上观察行人中的亚洲人,都觉得很神奇,谁是学生谁是社会人谁是游客总是一眼就能分出。那年11月我爸妈去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带着他们在伦敦玩耍期间,路过下班要经过的地方,还超级自豪地说我就是从那里走去车站哦。
自从步行下班,我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距离公司几十米的地方有一家货很齐全但人不多的药妆店,很多个晚上我下了班都是去那里涂个口红再继续走;考文特花园有一家玛莎超市,我要是想买烘焙食品和水果就会溜达过去,但几乎每次都会因为把超市几层楼都逛透而多买很多有的没的东西;莱斯特广场附近就是中国城,我经常去中超买调味料,偶尔也奢侈地买点身价飙升的国内零食。当时我还跟家人说,再怎么不想家,时间久了还是要在中超充电的,至少要被熟悉的文字和声音包围一下。
查令十字站基本算是在泰晤士河边,对岸就是伦敦眼。那年冬天有一阵我经常因为工作郁闷,有时候难受到下班就想哭。有一个晚上我下了班不想回家,走到火车站也没进去,径直走到河边吹风,一边掉眼泪一边在一旁的大桥上来回走,字面意义上的风干了忧伤。走累了就回到查令十字的岸边找了个长椅坐下哭,没想到那天一直是蓝色绿色的伦敦眼突然就变成了红色,好像那句“说不哭不哭你却先红了眼睛”。那天有个嗨皮的英国小哥,本来快乐地抱着一堆零食,看见大哭的我就小心翼翼地坐在隔壁长椅上,吃得非常局促。后来我哭累了起身离开,他还问我“R U OK”。
极少数的情况下我才会步行去维多利亚站坐火车。一次是因为查令十字站不明原因故障,所有车次都显示delay,广播通知大家更换出行方式,我就打开某歌导航走去了维多利亚站。还有一次是在在卡迪夫上学的朋友去伦敦办签证,要借住在我家一晚,那天我下了班去维多利亚站接她。当时我随着下班的人潮走进站厅,看见她站在一个高处端着碗KFC的土豆泥一边吃一边看人。那天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伦敦真是没有胖人啊!还都走得飞快,这儿节奏真的很快。”又仔细打量我,“你看起来已经是个本地人了。”
下班路也有一路公交的艰难模式。火车和地铁都罢工、我全程公交上班的那天,对通勤之路还没有摸索透的我脑子一抽决定还坐公交回去。晚高峰的公交车居然坐满了人,因为人很多我就没好意思让司机提醒我下车。某歌告诉了我到哪一站,但快到家的那几站站名都是“Blackheath XXX”,相当于天通苑南、天通苑、天通苑北,我还没研究明白,一抬头看见格林威治附近那片熟悉的草地,就立刻冲下了车。下去才发现下早了,在天通苑南就下了。最后举着导航在茫茫夜色中穿越了四片草原才回家。
好像回国以后,哪怕是工作的空窗阶段,也再没有生活如此充满不确定性的感觉。那时生活中的小小的不确定,像平淡日常里的跳跳糖,永远刺激、永远能带来新的际遇和景色。
“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
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