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孙子
《如何读《孙子兵法》?》陈再明23.4.20
《孙子兵法》,亦即《孙子十三篇》是我国二千五百多年前,兵法书最辉煌的巨 著。作者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巨匠,素有″兵圣″的美誉。″兵法″望文生义,是“用兵之法″,也就包括战争艺术、战争哲学、建軍思恕、军事制度、军事战略、国防计划、動员计划`作战目标等战略;和统帅术、用兵术、地形学、地略学、火力学、情报战等战术。这些有系统的战略战术,全部包括在《孙子兵法》一书之内。我们现代人要如何来读这部包罗万象的兵法书呢?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间。为方便现代人的理解与记忆,把《十三篇》归纳为七十二则成语,解读的重点则放在“战略战术″上。 第一篇 始计 1、国之大计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何防止战争的发生,这才是明智的人不可不深思熟虑的课题。 2,五事七计 孙子曰:″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五事指的是道、天、地、将、法的全面洞察。七计指的是君主、将領、天地、法令、兵众、士卒、赏罚七方面的优劣得失。 3,因利制权 孙子曰:″计利而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势是属于心理战、外交战、宣传战、经济战。权是临机应变。利是利益所在。 4,兵乃诡道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兵不避诈,甚至要以诈来打溃敌人。也不要让对方探知我方的能力。 5,攻其不备 孙子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直捣其虚″的战朮是防不胜防的,″掩蔽自已″的战术也是蒙骗敌方的奇策。 6,算多必胜 孙子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能多计算敌我的态势,则获胜的机会就较大。″庙算″就是要″多算″。“多算一筹″乃取胜之道。 第二篇 作战 7,兵闻拙速 孙子曰:″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用兵过久,则锐气尽失。拉长了征战时间,外则官兵斗志丧失,内则财政陷于困难。 8,务食于敌 孙子曰:″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我二十钟。″ 一钟等于75O斤,夺敌粮仓里的750斤,可替我方省下二十倍的军粮和饲料。 9,胜敌益強 、 孙子曰:″赏其先得者,、、是谓胜敌而益强。″鼓励士兵勇夺战利品,降卒给予优待,以使其为我军效命。 笫三篇 谋攻 10,不战屈人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能不经战争,而以外交、经济等手段达到征服敌人者,为最上等的策略。 11,上兵伐谋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战争分三等,慎谋能断而制敌于未战之前是上策;挑拨离间陷敌于孤立无援是中策,兵戎相见而两败俱伤者,是下下之策。 12,攻战守避 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攻就是四面包围、一网打尽;战就是集中兵力、一鼓作气猛攻;守就是重新布置、进行守势;避就是避免应战、进行拖延战术。 13,乱军引胜 孙子曰:″三军既惑且疑,则诸候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军队官兵对将领起疑生惑,因混乱而使敌军乘隙改击,造成敌军胜利。 14,知胜之道 孙子曰:″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先行判断可战与不可战,知何时可用较多兵力?,同心协力奋勇征战,能严加备战,领袖不干涉统帅指挥军队。这就是五种胜算之道。 15,知彼知己 孙子曰:“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知敌之虚实,知己之強弱,百战百胜是毋庸置疑的了。 第四篇 军形 16,先为胜机 孙子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自己既使处于不败的地步,也不可使敌人有获胜的机会。 17,自保全胜 孙子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自保而全胜。″善守则能自保,善攻则能全胜。前者不見形迹,后者迅雷闪电。 18,胜于易胜 孙子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胜于无形之中,最佳的胜利是轻轻松松的把敌人的计谋消除,使敌人不敢蠢劫。 19,无名无功 孙子曰:″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此之谓也。 20,立于不败 孙子曰:″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先立于不败之地,使敌无可乘之机,而不失敌败亡的机会而胜敌。 21,度量数称 孙子曰:″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先测地形、再决定兵员的配置、比较敌我的战力,最后才计算会不会胜利。 第五篇 兵势 22,正合奇胜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可先正面与敌交锋,再奇袭对方弱点而获胜。 23,势险节短 孙子曰:″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者力之急而猛,节者适度调节之谓。 24,示形于敌 孙子曰:″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当他表现某种意识形态时,敌人会身不由己的跟着他跑;当他故意展示空虚时,敌人必定亳不考虑的中其圈套。 25,以利动之 孙子曰:″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以利动之,以实待之,俾敌误中我计,然后迅速歼灭之。 26,求之于势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关注于能否掌握胜敌的态势,而不会苛责部属。“择人任势,如转木石″。 第六篇 虚实 27,不致于人 孙子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善于作战的人一定要制敌机先,而不为敌人所牵制。 28,有利自至 孙子曰:″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想使敌人入圈套,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利诱之″;反之,如果要让敌人畏惧不前,就必须让他们觉得″得不偿失″。 29,攻而必取 孙子曰:″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攻就要攻敌方未防守地区,守则要守住易被敌人攻占之地。攻守俱佳,则胜利可期。 30,攻其必救 孙子曰:″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志在必战,必有办法迫使敌方不得不战;反之,即使不设防也不必担心敌方有所行动。 31,形人我无 孙子曰:″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使敌人暴露其行动,而我方则隐匿至无形。 32,知战之地 孙子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能预知何地、何时作战对己有利,则虽在千里外也可前往作战。 33,水无常形 孙子曰:″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敌无常情,故兵亦无常胜,但能因敌情之变化而胜者,始可臻神仙之境。 第七篇 军争 34,兵以诈立 孙子曰:″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用兵是个诈术,要捕捉有利于我之时机,适应战局的分分合合,以在作战时应变。 35,风林火山 孙子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行军时如风,驻军时如林,攻击时似火,防御时似山。 36,夺气夺心 孙子曰:″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气者军中之士气也,心者将帅之决心也,气、心要先夺取。 37,以佚待劳 孙子曰:″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固守基地,以迎击远方耒敌。养精蓄锐待击疲劳不堪的敌人。此即储备战力的方法。 38,穷寇勿迫 孙子曰:″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提防敌方的″困兽之斗″、″狗急跳墙″。穷寇勿迫但可追也。 第八篇 九变 39,死地则战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围地则谋,死地则战。″被敌围困则要图谋出险,无法突围则要拼死力战。 40,君命不受 孙子曰:″将受命于君,君命有所不受。″ 在紧急情况 下,基于战情需要而做的权宜之计。 41,杂以利害 孙子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于害中掌握有利之点,于利中检讨其祸患,则可确信无疑、化险为夷。 ! 42,恃吾以待 孙子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尽早做万全之备,就不必担心敌人入侵了。 43,将有五危 孙子曰:″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边;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必死则勇而无谋,必生则成俘虏也,忿速则轾举妄动,廉洁则沽名釣誉,爰民则引耒惊烦。! 第九篇 行军 44,四军之利 孙子曰:″处山之军,处水上之军,处斥泽之军,处平陆之军,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山地、河川、沼译、平陆四种地方,应用得法便能战胜敌人。 45,养生处实 孙子曰:″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进一步讲求卫生保健工作,就毋庸担心失败的打击。 46,谨察敌情 孙子曰:″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敌人既不进攻,也不撤退,此时此刻,保持冷静是第一要务。 47,兵不贵多 孙子曰:″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兵不貴多,惟在严加防范武断冒进。 48,未亲不罚 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带兵未让部属信服,就遽以重罚,士兵将不会服从,如此则难用来作战。 49,令文齐武 孙子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文者仁也,武者法也。即恩威并济之意。 。第十篇 地形 5O,六地之道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多所障礙之处曰挂,两军对峙之地曰支,平行而无阻之地曰通,其他隘、险、远,字如其意,共称六地。 51,将有六过 孙子曰:″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兵有畏战而跑、精神散漫、毫无斗志、溃不成军、秩序紊乱、仓皇败阵都是主帅的过失,非天灾也。 52,视卒如婴 孙子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豁;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将士待士卒,应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他们才会誓死效忠。 53,动而不迷 孙子曰:″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行动有计划,运用自如,是对付敌人的″招式″。 第十一篇 九地 54,九地之变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轻、争、交、衢、重、圯、围、死九地。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散指本国境内,轻指刚入敌国,重指深入敌境、圯指坎坷难行之地,衢指交战邻国,交指双方来往便捷之地,围指众山环绕之地,死指死路不易脱走,争指兵家必争之地。 55,善用六不 孙子曰:″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六不战法″就是″扰乱战术″,也就是″分化敌人″的作法。 56,夺其所爱 孙子曰:″敌众整而将来,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刺杀敌之指挥官、攻击司令部、通讯部、弹药库、粮仓等,使敌人闻风丧胆。 57,常山之蛇 孙子曰:″善用兵者,比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军队要像″常山之蛇″一般的敏捷俐落 58,吴越同舟 、 孙子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自己的部队既无前嫌,又无宿怨,要″同舟共济″。 59,諍幽正治 孙子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沉着冷静、公正严谨,是为将的必须具备。 60,围地塞阙 孙子曰:″重地,吾将继其食;圯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话。″ 深入敌军重地时,粮食要保持充分的补给。在圯地交战,应能快速通过。在围地交战,要慎防误入敌方圈套。万一误入死地,只得抱必死之心求必生之路。 61,重用响导 孙子曰:″不用响导者,不能得地利。″ 行军时,不用当地居民为响导,就不能把握地利。 62,无法之赏 孙子曰:″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破格的优厚赏赐、超出平时政令的严峻刑罚,在战场上势必通权达变的应用。 63,死地后生 孙子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处死亡之地必会奋战求生。 64,始如处女 孙子曰:″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开户就是松弛了戒备。不及拒就是防不胜防。 第十二篇 火攻 65,五火之变 孙子曰:″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五火就是1,放火烧敌人。2,烧敌人粮秣。3,烧敌人补给运输。4烧补给仓库。5,火攻敌人队伍。 66,水不可夺 孙子曰:″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火攻可收照明之效。水攻可形成隔绝,但难以夺取。 67,勿陷费留 孙子曰:“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费留者,暴师久留战场。其结果可能会″反胜为败″。 68,主怒勿战 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三军统帅,不可因愤怒而兴师问罪。 第十三篇 用间 69,不仁之至 孙子曰:″受爵祿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 主将吝惜金饯,不用重金派出间谍,以致不知敌情,可说是″不仁之至″。 7O,用间有五 孙子曰:″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內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因间就是用乡间同乡同学。生间就是生还才能达到目的。死间就是让他被捕时不堪拷问,吐出伪情报(本人以为真情报)。 71,先闻则死 孙子曰:″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情报人员洩漏情报,或故意告人,罪无可宥、死有余辜! 72,上智为间 孙子曰:″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 假使能用″上智之人″的投诚者,必定可以成功。 (本文笔者是《现代孙子兵法》一书的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