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他人找资料时的一些建议
最近遇到了很多事,也遇到了很多伸手党,就稍微写了一些如果托他人找资料时最好自己做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是做学术的,很多时候直接伸手让人怀疑是不是连最基础的文献查找能力都没有。
1.在托别人找资料的时候,自己先用图书馆系统查找所需要的资料的所藏,对方学校图书馆或研究室有没有这个书。国内可以用CALIS联合目录查,日本可以用CiNii Books目录查。确定这个书对方可以入手的时候再询问。
2.找到所需资料,清晰的告诉对方书名,ISBN号。日本很多大学的OPAC都是公开的,所以最好把所藏馆和索书号也同时告诉对方,当然也可以直接发送opac的页面网址或截图。这件事完全可以自己做到,对双方来说都省事。另外发外文书的时候记得发外文页面,之前有人让我找日文书,但是给我发来的是谷歌中文翻译后截图,也没有索书号和ISBN,头痛。(另外,邮件往来很重要,微信发链接可能打不开,截图可能过两天就过期看不了,最好把所有需要的资料整理在一起再发。在午休的时候隔十分种一条微信真的很难受啊。
3.记住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让别人帮忙找资料,不要以为是好朋友就可以免费。去图书馆的车费,图书馆内的复印费,还有扫描书的时间,都是成本,别人是没有义务给你干白工的。这些东西最好主动问主动给,这样对大家都好。来而不往非礼也。快的话一本200页的书也要扫描半个小时,东京都打工一个小时最低时薪都1072块的,之前帮别人扫描一本四五百页的书,跑了两趟花了一个多小时,人家直接一句谢谢了事。我提到请我喝杯奶茶就好,人家真的就给了15块。还遇到有些人不愿意出复印扫描钱,就说「你直接去书店拍照发给我」,拜托在日本「デジタル万引き」(电子盗窃)是犯法的啊,抓到了你付罚金吗?
4.外文看不懂的时候,让别人帮忙翻译论文最好主动提及翻译报酬。外边都是有偿服务的,结果因为朋友就变成无偿,如果开了一次先河,未来就有可能继续当免费劳力,更难拒绝了。同理帮忙改留学文书也是这回事。
5.最重要的一点,别人是没有义务帮你找东西的,所以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准备。我之前拒绝的原因有许多种,诸如虽然书在我们学校但是在别的系的图书室我进不去借不出来,有的图书馆离我这边太远没有时间去,直接让我扫好几卷大厚本,或是单纯那段时间我忙着论文天天通宵没时间精力帮你。不要觉得别人拒绝你就是讨厌你,也不要被别人拒绝后就道德绑架。「我没这个资料就毕不了业的」,你要毕业我也要毕业啊,大家都很难为什么要相互为难呢。
有的时候最好还是自力更生,诸如:
1.善用馆际互借,国内日文书基本肯定有一个大学图书馆有藏,馆际互借掏邮费就可。上海图书馆也有大量的日文藏书,也可以使用。
2.购买电子书。现在很多日本出版社都有出电子书版,村上春树新书发售时同天电子书也开卖。自己可以用钱解决的事情就用钱解决,知识付费也是理所应当的吧。
3.日本没有知网这样可以下论文的网站,但可以看看academia,researchmap,所属大学的repository等网站看看老师有没有把论文上传到上面。
简单就写了这么多,如果有其他建议欢迎在评论提出。学术互助本是件好事,但不要因为伸手党找资料闹的这么僵。也希望未来有人找我的时候最好做到这些吧。
======更新======
课前发呆随手记一些point:
大部分大学的复印都是黑白一张10日元,有的复印机是需要在生协买复印卡的,还有的复印机是投一个10块硬币复印一张的。如果有柜台和图书馆员的话基本都是要交复写申请书(量多可能会被拒,有图片可能会被拒。拿去自己研究室或是去生协复印机那里没人管。
国立国会图书馆一页是27.5日元(25日元+税),a4和b4都是这个价格。更大纸面就贵的多了,印刷是16.5日元(15日元+税),另外楼上的地图不能摊开复印,而且只能复印单面(奇奇怪怪的著作权规定)。所以如果学校有的书绝不在国会图书馆复印,太贵了。
亚洲经济研究所的藏书也很丰富,但在千叶幕张新都心,我家过去往返车程要1400块。
学校图书馆的「現物貸借」是要付往返的邮费的,约是一本20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