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日记
查看话题 >记跌宕起伏的一天
朋友们,很抱歉我不得不三言两语概括这漫长的一天,实际上这一天从早上八点半出发到现在,十二个半小时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比我平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体验到的还多。
为什么总结为巅峰体验,因为今天过于跌宕起伏,一开始是喜悦的巅峰:
一是我初到林芝第一次第一天旅行竟然就有幸亲见了南迦巴瓦峰的真容。这可是传说中的“羞女峰”啊,终年隐在孟加拉湾呼吸出的云雾之中,就算进藏多次的老户外也不一定恰好得见她袒露容颜的时刻。
我们九点半到达色季拉山的垭口观景台,色季拉山垭口海拔4728米,阴云密布,除了茫茫雪域以外也看不见什么了。我闷闷站着听地质专家李老师说,这里就是南迦巴瓦的“山结”,也就是群山交错的地方。

“南迦巴瓦峰在哪个方向啊?”
带队专家老师环视了一下,他也拿这密布的阴云没办法,于是掏出手机点开一个页面,于是我立即学到了一个新的APP:peakfinder,花30块下载到手机,花300多m下载离线数据,就可以随时搜索自己坐标附近的山峰了。
十点继续行程开始下山,路正对着南迦巴瓦峰,右边的谷地就是著名的鲁朗林海,松林层层叠叠厚实得像绿色灯芯绒。
“南迦巴瓦峰在哪儿啊?”我再次问,没想到,这一问,又给自己问到一个大收获:
“就在正前方。哎哟,现在就露出来了,快看快看!”
整车人都激动了,我举着手机噼里啪啦拼命按,屏幕都快起火了,眼睛已经顾不得细看。

“就十秒,哎呀,云又遮住了。”
后座上的两位姐姐比我更激动:“终于看到了!我来了好几次都没见到,这次圆满了。”
更想不到的是,十秒的幸运又重来了一次,这次是在比刚才更近的路右前方,一个比刚才更显眼的黑色正三角峰尖,在云海中显得肃穆无匹。


很快,它又拉上了云层的帷幔。
“全凭运气啊!”司机师傅也感叹,
如果没有时间和耐心像风景摄影师那样长时间等待,那么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来能看到南迦巴瓦峰的概率高一点。
第二次喜悦的巅峰是我在易贡藏布大峡谷里钻进了一片杜鹃花海。
过了易贡乡,河道左边的山崖上垂挂着一蓬蓬淡紫色的杜鹃花,专家说这里的树林已经有热带次雨林的性质,大树上藤蔓缭绕,树干和崖石上涂着薄薄的青苔。
雨水如注,两挂瀑布奔涌而下,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崖上的杜鹃,先是两三棵在半山腰招展,我们冒雨拍了半天,衣服、手机、相机都湿了,才恋恋不舍上了车。
结果走到前面,简直是目不暇接的杜鹃花海,一丛叹完,又来一片,一棵美人斜照,另一棵又玉人独立,衣袂飘飘,绿色的丝萝像美人的青丝缱绻。


这么盛大的情思,却开在这人迹罕至的峡谷山崖上,果然是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我们像一群小丑,在遗世独立、亭亭玉立的杜鹃面前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她们的一颦一笑都引起我们澎湃的心潮,而领队又是我们中第一个跳下车操起相机的。
到了一处杜鹃花海观景台,从一处树拱门走进原始森林,踩着金黄色的苔藓地毯,垂挂着的绿萝丝绦迎面而来,一棵壮硕的杜鹃一干分三枝,各自蓬勃,五百年的冷杉像定海神针,又像这片森林的酋长,湿漉漉的气息清新得浑身都轻灵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大概也不过如此。
“易贡大峡谷对吧?!”终于上了车,后座的大姐啧啧赞叹,我明白她的意思,我也记住了。
恋恋不舍继续往前,两旁的景色一下子不同了,雨过天晴,刚才顿足捩耳恨雨帘妨碍了与杜鹃亲密接触的情景似乎没有发生过,好像一段一生只此一次的梦境醒了。怎么刚刚离开杜鹃花海,雨就停了?刚刚雨停,杜鹃也远去了?为什么没能在晴空万里的时候与她们相遇?又或者必须要在风雨飘摇中,深情厚意才更坚贞不屈?
我不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狂喜之后的离别,只能庆幸还好旁边有人。
此时路边掠过几棵桃树,大姐撇了撇嘴:“这下看桃花一点也不好看了,小气吧啦的!”
结果没想到,从这两次巅峰狂喜之后,今天的遭遇就急转直下,“高潮”迭起。
先是刚过八盖乡,就进入那曲地区嘉黎县的303省道,从双向水泥里变成了几乎单向的泥路,接下去50多公里都在乡路上颠簸,在易贡藏布身畔的悬崖边犁出两条绵长的划痕,在坑洼泥海中披荆斩棘。
然后是颠了四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离今天的歇脚处只剩十几公里了,303省道991公里处,五六个戴着头盔穿着橙色背心的工人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领队停下来问了几句,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今天下午前方刚刚雪崩,不确定路通不通。
果然太过绚烂的开始多半是惨淡的结局!
傍晚七点左右,我们终于到了传说中刚刚雪崩的地方,白生生的雪纯净无暇,比起靠近河岸的姐妹显得格外鲜亮,但我们已经没有心情再欣赏这个雪崩槽。没有信号,幸好我带了北斗户外宝,一边忐忑等待领队去前方打探消息,一边用仅剩的7%电量给家人发了卫星短信。

终于,前方消息来了:不仅仅是雪崩,雪崩还引起了塌方,路堵得死死的,车肯定过不去,至少明天才会有重型铲车过来。
怎么办呢?真没想到第一天就陷入进退维谷,这大概就是看南迦巴瓦和杜鹃花海的代价吧。
我们的车又往前开到了塌方处,果不其然,那高达半座山的三角形雪堆是绝对不可能给任何车辆开门的,还好,领队已经求助了jc叔叔。



晚上八点,天开始擦黑了,我们匆匆从行李箱里捡了几件随身物品,左提右挽艰难从塌方的雪堆身侧擦过,到了暂时隔绝人世的尼屋乡地界,等待警察联系的车来接。
等了二十分钟终于挤上车,还有赖领队和男士们照顾女士优先。又摸黑在一样坑洼的乡路上颠簸了半小时,九点才坐到了饭桌前。
今天的第一次可真多啊,体验过于饱满,以至于我已经无力招架。明天还会有什么呢?什么都好,就是但愿别再雪崩和塌方了!
到了西藏只能靠许愿,踏上西藏旅行路会体验什么就是抽盲盒。夜深了,在尼屋乡无人问津的招待所里匆匆在手机里打下这些潦草的记录,就以许愿作结吧!
城事人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看过了上百座塔的一点点领悟
- 看完了上海12座古塔 (2人喜欢)
- 从雁门关到无定河的自驾之行总结 (2人喜欢)
- 从黄河走向无定河 (4人喜欢)
- 再一次走西口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