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目录
古小学所教,不过六书之类。故《汉志》以《弟子职》附《孝经》,而《史籀》等十家四十五篇列为小学。《隋志》增以金石刻文,《唐志》增以书法、书品,已非初旨。自朱子作《小学》以配《大学》,赵希弁《读书附志》遂以《弟子职》之类并入小学,又以蒙求之类相参并列,而小学益多岐矣。考订源流,惟《汉志》根据经义,要为近古。今以论幼仪者别入《儒家》,以论笔法者别入《杂艺》,以蒙求之属隶《故事》,以便记诵者别入《类书》,惟以《尔雅》以下编为《训诂》,《说文》以下编为《字书》,《广韵》以下编为《韵书》。庶体例谨严,不失古义。其有兼举两家者,则各以所重为主(如李焘《说文五音韵谱》实字书,袁子让《字学元元》实论等韵之类)。悉条其得失,具于本篇。
小学类一训诂之属
《尔雅注疏》十一卷〈内府藏本〉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郑樵撰
《方言》十三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汉扬雄撰,晋郭璞注”
《释名》八卷〈内府藏本〉 汉刘熙撰
《广雅》十卷〈内府藏本〉 魏张揖撰
《匡谬正俗》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唐颜师古撰
《群经音辨》七卷〈通行本〉 宋贾昌朝撰
《埤雅》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陆佃撰
《尔雅翼》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罗愿撰,元洪焱祖音释
《骈雅》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谋㙔撰
《字诂》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生撰
《续方言》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杭世骏撰
《别雅》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玉搢撰
——右“小学类”训诂之属一十二部,一百二十二卷,并文渊阁著录。
旧《唐书·经籍志》以诂训与小学分为二家。然诂训亦小学也,故今仍从《汉志》,列为《小学》之子目。又《尔雅》首《释诂》《释训》,其馀则杂陈名物。盖析其类而分之,则虫、鱼、草、木之属与字义门目各殊;统其类而言之,则解说名物亦即解释其字义。故训诂者,通名也。《方言》《释名》,相沿继作,大体无殊。至《埤雅》《尔雅翼》,务求博洽,稍泛滥矣,要亦训诂之支流也,故亦连类编之。《埤雅广要》之属,芜杂已甚,则退之《小说家》焉。
小学类二字书之属
《急就章》四卷〈通行本〉 汉史游撰
《说文解字》三十卷〈通行本〉 汉许慎撰
《说文系传》四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南唐徐锴撰
案:是书在徐铉校《说文》之前,而列其后者,铉校许慎之原本,以慎为主,而铉附之。此书锴所论著,以锴为主,故不得而先慎也。
《说文系传考异》四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汪宪撰
《说文解字篆韵谱》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南唐徐锴撰
《重修玉篇》三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梁大同九年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
《干禄字书》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唐颜元孙撰
《五经文字》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唐张参撰
《九经字样》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唐唐玄度撰
《汗简》三卷、《目录叙略》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郭忠恕撰
《佩觿》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郭忠恕撰
《古文四声韵》五卷〈刑部郎中汪启淑家刊本〉 宋夏竦撰
《类篇》四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旧本题“司马光撰”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薛尚功撰
案:此书虽以《钟鼎款识》为名,然所释者诸器之文字,非诸器之体制。改隶《字书》,从其实也。至《博古图》中之因器及铭者则宜入《谱录》,不在此例。《隋志》并石经入《小学》,以刻文同异可资参考之故。然万斯大《石经考》之类,皆但溯源流,不陈字体,与小学无涉,今仍附之《金石》焉。
《复古编》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张有撰
《汉隶字源》六卷〈内府藏本〉 宋娄机撰
《班马字类》五卷〈内府藏本〉 宋娄机撰
《字通》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李从周撰
《六书故》三十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戴侗撰
《龙龛手鉴》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辽僧行均撰
《六书统》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元杨桓撰
《周秦刻石释音》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吾邱衍撰
《字鉴》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李文仲撰
《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 元周伯琦撰
《汉隶分韵》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无时代
《六书本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赵捴谦撰
《奇字韵》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杨慎撰
《古音骈字》一卷、《续编》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古音骈字》一卷,明杨慎撰
《俗书刊误》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焦竑撰
《字孪》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叶秉敬撰
《篆隶考异》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周靖撰
《隶辨》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顾蔼吉撰
——右“小学类”字书之属三十六部,四百八十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字体与世为变迁,古文、籀文不可以绳小篆,小篆不可以绳八分,八分不可以绳隶(隶即今之楷书)。然其相承而变,则源流一也。故古今字书,统入此门。至《急就章》之类,但有文字而不讲六书,然《汉志》列之《小学家》。观陆羽《茶经》所引司马相如《凡将篇》,亦以韵语成句,知古小学之书,其体如是,《说文解字》犹其后起者也。故仍与是书并列焉。
小学类三韵书之属
《广韵》五卷〈内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
《重修广韵》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陈彭年、邱雍等奉敕撰
《集韵》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旧本题宋丁度等奉敕撰
《切韵指掌图》二卷、《附检例》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司马光撰
《韵补》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吴棫撰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五卷、《附贡举条式》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礼部韵略》,旧本不题撰人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毛晃增注,其子居正校勘重增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押韵释疑》,宋绍定庚寅庐陵进士欧阳德隆撰,景定甲子郭守正增修
《九经补韵》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杨伯岩撰
《五音集韵》十五卷〈内府藏本〉 金韩道昭撰
《古今韵会举要》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熊忠撰
《四声等子》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卷〈浙江江启淑家藏本〉 元刘鉴撰
《洪武正韵》十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洪武中奉敕撰
《古音略例》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杨慎撰
《转注古音略》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杨慎撰
《毛诗古音考》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陈第撰
《屈宋古音义》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陈第撰
《音论》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
《诗本音》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
《易音》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
《唐韵正》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
《古音表》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
《韵补正》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
《古今通韵》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
《易韵》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
《唐韵考》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纪容舒撰
《古韵标准》四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 国朝江永撰
——右“小学类”韵书之属三十三部,三百十三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韵书为小学之一类,而一类之中又自分三类。曰今韵、曰古韵、曰等韵也。本各自一家之学,至金而等韵合于今韵(韩道昭《五音集韵》始以等韵颠倒今韵之字纽),至南宋而古韵亦合于今韵(吴棫《韵补》始以古韵分隶今韵,又注今韵某部古通某部之类)。至国朝而等韵又合于古韵(如刘凝、熊士伯诸书),三类遂相牵而不能分。今但通以时代次之。其《篆韵》之类,本不为韵而作者,则仍归之于《字书》。
《六艺纲目》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元舒天民撰
案:六艺皆古之小学。而自《汉志》以后,《小学》一类惟收声音、训诂之文,此书转无类可归。今附录于《小学》之末,存古义也。
小学类存目一
《尔雅补注》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姜兆锡撰
《小尔雅》一卷〈通行本〉 案《汉书艺文志》有《小尔雅》一篇,无撰人名氏
《崔氏小尔雅》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旧本题明崔铣撰
《汇雅》二十卷、《续编》二十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张萱撰
《方言据》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魏浚撰
《方言类聚》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与郊撰
《越语肯綮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
《连文释义》一卷〈通行本〉 国朝王言撰
——右“小学类”训诂之属,八部六十四卷,皆附《存目》。
《别本干禄字书》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唐颜元孙撰
《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卷〈通行本〉 宋李焘撰
《续千文》一卷〈通行本〉 宋侍其良器撰
《四声篇海》十五卷〈通行本〉 金韩孝彦撰
《六书溯源》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杨桓撰
《增修复古编》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旧本题“吴均撰”
《蒙古译语》一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
《华夷译语》一卷〈永乐大典本〉 明洪武二十二年翰林侍讲火源洁奉敕撰
《篇海类编》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旧本题“明宋濂撰,屠隆订正”
《童蒙习句》一卷〈通行本〉 明赵捴谦撰
《从古正文》五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 明黄谏撰
《六书精蕴》六卷、《音释》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魏校撰
《集古隶韵》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方仕撰
《石鼓文音释》三卷、《附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杨慎撰
《六书索隐》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杨慎撰
《经子难字》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杨慎撰
《石鼓文正误》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陶滋撰
《金石遗文》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丰道生撰
《同文备考》八卷、附《声韵会通韵要粗释》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应电撰
《古俗字略》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陈士元撰
《字考启蒙》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周宇撰
《六书赋音义》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士佩撰
《古器铭释》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卞蓘撰
《字义总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顾充撰
《问奇集》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位撰
《大明同文集》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田艺蘅撰
《正韵汇编》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周嘉栋撰
《六书指南》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李登撰
《摭古遗文》二卷、《补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李登撰
《诸书字考》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林茂槐撰
《五侯鲭字海》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题曰“汤海若订正”
《字学指南》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光家撰
《字学订讹》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李当泰撰
《合并字学集篇集韵》二十三卷〈内府藏本〉 明徐孝编,张元善校
《字考》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夏宏撰
《类纂古文字考》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都俞撰
《六书正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元满撰
《六书总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元满撰
《六书溯原直音》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吴元满撰
《谐声指南》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吴元满撰
《说文长笺》一百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赵宧光撰
《六书长笺》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赵宧光撰
《集钟鼎古文韵选》五卷〈通行本〉 明释道泰撰
《正字通》十二卷〈通行本〉 旧本或题“明张自烈撰”,或题“国朝廖文英撰”,或题“自烈文英同撰”
《篆韵》五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
《字韵合璧》二十卷〈内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
《广金石韵府》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林尚葵、李根同撰
《他山字学》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钱邦芑撰
《六书准》四卷〈内府藏本〉 国朝冯调鼎撰
《六书通》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闵齐伋撰
《韵原表》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刘凝撰
《石鼓文定本》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刘凝撰
《读书正音》四卷〈浙近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震方撰
《篆文纂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陈策撰
《字辨》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熊文登撰
《六书分类》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傅世尧撰
《说文广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程德洽撰
《篆字汇》十二卷〈通行本〉 国朝佟世男编
《钟鼎字源》五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汪立名编
《天然穷源字韵》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姜日章撰
《六书辨通》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锡观撰
《六书例解》一卷、附《六书杂说》一卷、《八分书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锡观撰
《五经字学考》五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成端人撰
《字学正本》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京撰
《字学同文》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卫执谷撰
《文字审》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
——右“小学类”字书之属六十八部,六百六卷,内二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小学类存目二
《韵经》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梁吴兴沈约撰类,宋会稽夏竦集古,明宏农杨慎转注,江夏郭正域校”
《书学正韵》三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元杨桓撰
《蒙古字韵》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朱宗文撰
《正韵笺》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杨时伟撰
《声音文字通》三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赵捴谦撰
《韵学集成》十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章黼撰
《韵略易通》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兰廷秀撰
《韵学大成》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濮阳涞撰
《读易韵考》七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张献翼撰
《古今韵分注撮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甘雨撰,陈士元注
《书文音义便考私编》五卷、附《难字直音》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李登撰
《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
《交泰韵》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明吕坤撰
《音声纪元》六卷〈通行本〉 明吴继仕撰
《字学元元》十卷〈内府藏本〉 明袁子让撰
《音韵日月灯》七十卷〈问南巡抚采进本〉 明吕维祺撰
《律古词曲赋叶韵》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程元初撰
《韵谱本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茅溱撰
《韵总持》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朱简撰
《韵会小补》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方日升撰
《篇韵贯珠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释真空撰
《元韵谱》五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乔中和撰
《皇极图韵》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陈荩谟撰
《元音统韵》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荩谟撰,其门人胡邵瑛增修
《青郊杂着》一卷、《文韵考衷六声会编》十二卷〈湖南巡抚采进本〉 明桑绍良撰
《古叶读》五卷〈通行本〉 明龚黄撰
《诗韵辩略》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杨贞一撰
《重订马氏等音外集》一卷、《内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此本为康熙戊子宣城梅建所刊
《古韵通》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柴绍炳撰
《古韵叶音》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庆撰
《佐同录》五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庆撰
《声韵丛说》一卷、《韵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木〉 国朝毛先舒撰
《韵学通指》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
《韵白》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
《韵蕞》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世溥撰
《诗韵更定》五卷〈内府藏本〉 国朝吴国缙编
《类音》八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国朝潘耒撰
《韵学要指》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
《韵雅》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施何牧撰
《古音正义》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熊士伯撰
《等切元声》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熊士伯撰
《古今韵表新编》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仇廷模撰
《八矢注字图说》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顾陈垿撰
《韵学臆说》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植撰
《韵学》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植撰
《五方元音》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樊腾凤撰
《诗经叶音辨讹》八卷〈通行本〉 国朝刘维谦撰
《诗传叶音考》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起元撰
《四声切韵表》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江永撰
《本韵一得》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龙为霖撰
《音韵源流》五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潘咸撰
《韵岐》四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江昱撰
《音韵清浊鉴》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祚祯撰
《声音发源图解》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潘遂先撰
——右“小学类”韵书之属,六十一部,五百三十七卷,内七部无卷数,皆附《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