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当了妈妈以后才知道的事情
查看话题 >被“过度控制”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

疫情期间,每天早上六点整,妞妞已经坐在电脑前开始听课了;妞妞写得字像印刷体一样整齐漂亮,她的数学本上找不到一个错题;如果妞妞的作业没有完成,她是绝对不会下院子里玩的;妞妞上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五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
家属院的人除了知道妞妞学习优秀外,还常说妞妞心眼很多,根本不像一个小孩子。院子里总有人逗妞妞说“妞妞啊,你一天不往高长,怎么光长心眼呢”。
有一次,妞妞(那时,妞妞才刚上幼儿园)和丫丫(化名)一起玩呢。
正玩得高兴呢。妞妞拿起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就砸在丫丫脸上了。
丫丫哭着说:“妞妞,你干嘛打我呀?” 妞妞愣了一下,忙捡起那块石头,然后她对丫丫说“是这块石头打着你了吗?我们把它扔得远远的,好不好?”
当时,我真的被这个小丫头的话震惊到了。
我们每个人的言行和举止,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在这两者中,环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所以它是我们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某天下午,我和儿子在路边锻炼的时候,妞妞她们一家人过来了。
妞妞的妈妈和我寒暄几句后,就带着妞妞去旁边跳绳了。
刚一会,妞妞说她跳够100个了。 妞妞的妈妈说:“我数着只有80个,再跳20个”。 妞妞说:“明明就100个”。
我看见妞妞的妈妈抡起跳绳就在妞妞的腿上抽打了两下。 妞妞的爸爸还说:“妈妈说几个就几个么,你犟什么呢。”
妞妞流着眼泪,又甩起了跳绳……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控制和惩罚,那她一定会费尽心思地寻找可以逃避惩罚的办法和手段。
当平常的方法不能让她摆脱困境时,她必然会注意到一些不入流的手段。
这种情形,就像在一棵刚破土的幼苗上方,压上了一块大石头。当幼苗无论如何努力,都推不开头顶这块石头的时候,生存的本能必然会引领着它,从石头下面的缝隙中探出头来。
最后,尽管幼苗还是见到了阳光,但石头下的那部分一定是弯弯曲曲的……
去年放暑假的时候,妞妞来家里找儿子玩。当时,我正打算带儿子去体育馆。
我建议妞妞说:“我们一起去体育馆玩,赶吃晚饭的时候回来,咋样?” 妞妞说:“妈妈没说让我去体育馆玩。” 我又问道:“那你想不想去那儿玩呢?你去问问妈妈,看你能不能一起去么。” 妞妞说:“妈妈出去买菜了。妈妈说我可以出来玩,没说可以去体育馆……”
一个大事小事都被别人操控的人,她是根本不会察觉到自我的。她已经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取悦和服从操控者了。
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发展出自我。她们不能体会到自己真正的想法,也不会注意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更不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重要的决定。
她们就像木偶一样。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完全由提线的那个人控制着。
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将来能超越他们,但当他们把孩子控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限制在自己有限的见识中时,他们就把孩子关进了一间沉闷而狭小的牢笼里。
孩子在这样的牢笼中长大,她如何能超越我们,如何能生活得更好呢?
爱孩子,就应该帮他展开翅膀,而不是在她的身上绑上一块又一块的石头!
凌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由易怒到柔和、焦虑到满足、混沌到觉悟……我由现在改写过往,摆脱了惯性思维,重塑自己人生的剧本! (6人喜欢)
- 坚持做这4件事,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7人喜欢)
- 美好的童年记忆,疗愈孩子的一生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