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破壳论
在事实面前,同一个事实,可以有完全不同,截然相反的观点。
在外部信息量为零的情况下,第一句话听到鸡蛋被打破了。许多人下意识的会认为鸡蛋是从外部被打破的。
但有没有可能鸡蛋是从内部被打破的呢?鸡蛋从内部被打破,是新生,是生命。从外部被打破是食物。
所以鸡蛋被打破,你可以认为它是生命,也可能认为它是食物。这就是同一个事实,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统合成一个。我们只能说如果鸡蛋是从内部被打破的,他很有可能是因为小鸡孵化了。成为了一个新的生命,而从外部被打破了,很有可能是有人想做鸡蛋的菜。
所以答案往往是简单到难以接受或者是复杂到难以理解。
我这个简单就是鸡蛋破壳论。由于信息量的不完备,出现误差或错误是很有可能的。所谓的心理测试也只是代表一部分人。甚至并不是占大多数,而只是被调查取样所研究的那一部分。
所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战争胜利就是对。如果泡妞搞到手就是对。如果投资赚到钱就是对。你的基础目的和最终情况一致。就是对。
否则你永远可以举出反例。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这就是同一个事实,不同的观点。哪怕对方的观点比你的观点的维度更高。你也可以继续摆烂。因为并不会有人用枪指着头逼你承认对方是对的。
唯一能让你自己承认的是自己的感受。自欺欺人,还是坦然的面对现实。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同样适用。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检验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大家都认可的。比如权力,比如钱,比如名气。比如性,比如武力,比如技术。总得找一个锚定物。
这就是鸡蛋破壳论的真谛,如果没有一个锚定物,也就是信息量并不在一个特定框架内。那么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吵也白吵,浪费时间。
钱的多少,你可以说是增量,也可以讨论存量。增量之上还有增量的增量,也就是增量的微积分,导量。比如一个人他有一套价值1000万的房子。这就是存量。他月收入是10万块。这就是增量。他以每个月多1万块钱的增幅增速提高他的工资。也就是下个月是11万,下下个月就是12万。如此类推。那么他的导量就是正1万。
所以有个人可能他没有一个大房子,但是他月收入高,那就可以讨论,他月收入高的部分,又或者一个人月收入也不高,但是他每个月的收入都在翻倍。可以分享他翻倍的技巧,但这些都是一个锚定物。
但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有一个锚定物,这就是鸡蛋破壳论。
否则你永远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个生命还是个食物,或者两者都是,或者两者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