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里的庙堂与江湖
公案与侠客相合是评书常见的体裁,如《三侠五义》《白眉大侠》《施公案》…本质而言,“青天老爷”是居庙堂之高的“侠客剑士”,“侠客剑士”则是处江湖之远的“青天老爷”,农、工、商的冤屈需要“士”来做主,以抵抗“官”的压迫,青天和侠客就是中国古代社会臆想用来抵抗官僚压迫的“士”。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是而已”。
不过其中一些细节值得考量:
①张龙、赵虎到妓院去寻找一个扮演包公夫人的歌姬,他们进去之后显得很强势,他们包青天的下属,如果是作为一般的豪强权贵下属,那得横着什么样?所以讲同样是横,虽然结果不同,都反映中国古代社会普通人遭受压迫的状况。
②包公下蒙汗药,弄晕庞昱,这合适吗?以不正当的手段去做正当的事儿,这个效果看起来也不太正当,毕竟是民间朴素的是非观,姑且不论。
③庞吉在宋朝也不是什么奸臣,跟潘仁美(潘美)一样是被评书黑化的角色,无辜躺枪,找谁说理去?这种黑化有可能是家族之间的世仇,把对方安排成一个喜剧或者评书反面角色,颠倒是非使其“遗臭万年了”,这招太损了。群众不明真相,还以为庞吉、潘美真的是坏人,教人感叹。口舌吃人,不敢不慎。
④庞吉被摸黑,而八王赵德芳的存在却是一种安抚性的。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本来是他继承皇位,可惜却被叔父赵匡义捷足先登,后来不久就死了。这部评书里面将赵德芳复活了而且寿命延长到了宋仁宗年间,这感觉是编书人对于赵匡胤一枝的心理安慰。只不过北宋在赵匡义一支走向灭亡,南宋又流转了赵匡胤一支,天理循环,不得不感叹!
⑤颜查散被诬陷,幸好有白玉堂搭救,包青天明断。这都是偶然,世界上没有没有那么多幸运,沉冤海底的不知多少…只可惜已然无法确知,想起《大宋提刑官》主题曲中的《满江红》:
千古悠悠
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望人寰无限…
⑥展昭是稳重的角色,蒋平是一个奸滑的角色,白玉堂是一个率真的角色…整部评书里面三个角色的特点不一样,这使得整部书里面就变得有意思了,生旦净末丑,样样都有,就像五色五味一样调和起来了,才会更加和谐,更加有意思,这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
⑦“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人家冯均衡的确杀人,但是人没杀死,不至于要判处死刑,最多是杀人未遂,要判其刑罚就可以了。这个里面有一点带有情绪的判断,这种情绪就是民众的嫉恶如仇感情,是感性不是理智。肯定不是包青天判的,这是人民的情绪将冯俊恒判死的。😓
⑧黑幺狐智化通过盗取龙冠,栽赃马佳人家,马家是不对,但是三侠五义以不正当的方式求一个正当的目的,其实怎么说也是不正当不正义的。
单老评书,武侠什么高来高去、陆地飞行是戏说,但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绝对是真实的,故事可杜撰,但人性却是自然流露的,底层人的情绪需要通过武侠去宣泄。
《左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单老师的音容犹在,他朴素正气的价值观和他自己的灵魂活在他的声音里…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