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
重刷电影《傲慢与偏见》,不再单纯关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人物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傲慢与偏见”对应的是男女主人公,达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傲慢,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周围的一切,标志性的叉腰动作仿佛就是一尊雕像站在那里,他几乎没什么笑容,并不像彬格莱善于交际,要不是他能够真诚地爱伊丽莎白,尤其是敢于表达对伊丽莎白的爱,这个人物就很难打动到人。
而伊丽莎白也是个个性十足的人,或许是生来有桀骜不驯的性格,更或许是读书带给她给多的见识,总之她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面对科林斯的求婚,她敢于说不;面对达西的示爱,她犀利地拒绝,不留情面,她是固执的,甚至不允许受到挑战,只坚信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正是这种强势差点让她和达西成为陌路人。
大姐吉英非常羞于表达,甚至不敢真实面对自己情感的人,她爱彬格莱,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明显的表示出她的喜欢,哪怕是当彬格莱在她身边时,她也是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当中间她认为彬格莱放弃了自己时,她也跟着放弃了,表面的平静掩饰了内心的煎熬,宁可强迫自己接受这段感情的失败,也不愿意直面自己去主动追求。
彬格莱和吉英有点像,他们在感情面前都是脆弱的,但比起吉英的被动,彬格莱好像更没有主意,达西建议他放弃吉英,他便放弃;达西建议他追求吉英,他就去追求。除了自始至终人畜无害的笑容和亲和力之外,几乎没看到他多么强烈的人格色彩。当吉英答应彬格莱的求婚后,老父亲担忧他们两个慷慨的性格会在以后的婚姻中遭遇麻烦,其实老父亲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吉英和彬格莱的性格都太软弱了,面对阶层的差距,未来吉英是否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一切问题呢,当爱情的光慢慢减弱时,彬格莱也会一如既往地活在快活之中吗,显然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同样,这个问号也适用于伊丽莎白和达西,我们并不担心伊丽莎白会因为阶层差距产生心理落差,或者说因为仆人的不尊敬导致自己受欺负。但是,她强势的性格,很可能变成婚姻关系中的一根刺,当双方意见不合的时候,这个刺便刺向对方。
除了这些主人公,还有很多人物耐人寻味,班纳特夫妇、柯林斯夫妇、另外三个女儿……简奥斯汀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敢于冲破阶层牢笼主动追求爱情的唯美故事,更是把每个人物特点刻画的清晰动人,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传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自己也非常想写作一部小说,但是却经常停滞不前,或许是思考的不够深入,或许是观察的不够细致,或许是人生阅历还太少,更可能是脑子太懒了,不愿意反反复复地琢磨,不愿意动笔积累,于是一直停留在现在的状态。
好像写偏了……
总之,向简奥斯汀学习,也希望世上的人能够得到一份自己满意的爱情,更希望自己能写出一部传世之作!
所有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