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恋人格障碍与修复
这几天在读《自体的分析》,发现我自己的经历完全对得上号。在我经受自我理想受挫后,这三年多以来一直受困于自恋人格障碍,如今似乎是修复了,用重获新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这个过程有赖于我老公(陈先生)的帮助下,他在无意中担当了分析师的角色,但占据知识的是我不是他。我通过和他建立移情联结而走出了困境。
1、在经受打击后的前两年里,我一直在用否认和逃避的防御手段。一是主动断绝和之前同事、朋友的联系,二是否认自己受伤,假装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先是疯狂运动健身、变态地控制体型和饮食,口罩原因健身房关门后转向了狂热的智力活动,沉迷于哲学、政治经济、精神分析等非虚构书籍。——我认为,这是在为了对抗自体解体而增强自我控制,退回到了相当原始的自体自恋时期。
2、我受挫后也狠狠断绝了和陈先生的关系,如今想来以一种极度夸张的态度辱骂他、否定他、蔑视他、回避他。因为此前他是作为我的“理想父亲”形象,创伤之后,我否定了关于他的一切、以及他所代表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等等。我渴望通过其它方式(运动、学习)找个新“父亲”。因此间歇性爆发癔症,不知道我是谁、我要变成谁、我到底要去哪,我渴望找到“父亲”能给我答案和认可。——这个阶段还没变成类精神分裂和抑郁症,只是在疯狂的强迫症和自我怀疑之间摇摆(双相情感障碍?),时而不可一世、脾气暴躁,相信自己不是普通人,要去很远的地方,有飞行幻想;时而自我怀疑,意识到现实中的自己无能而惧怕竞争。
3、起初我将现实自我的弱小归咎于原生家庭和现实社会,又因为读各种理论而妄自尊大,陷入了极左极右的敌对情绪。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开始反思是自己错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根本不配活着,生出许多自杀和自虐的幻想,连楼上人的拖鞋声都能把我逼疯,彻夜睡不着只想提刀砍人。——“超我”的攻击欲爆表,不能向外攻击,只能虐待“自我”,我感觉自己严重破碎,身心疲惫,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身份。
4、去年和陈先生重新见面之后,我重新把“理想父亲”移情到他身上,并且渴望依附于他获得一个稳定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害怕他爱的不是现在“真正的我”,而是几年前刚认识时候活泼的、自信的、讨人喜欢的我。我害怕他爱的只是我的幻象,也频繁回忆起小时候的感受,父母只爱“聪明的我”“成绩好能为他们争气的我”。但陈先生无数次告诉我,他爱全部的我,无论我变成什么样他都爱我。这让我感到安全,越来越和他建立起稳定的移情联结。——婴儿和母亲的依恋关系,卸掉了防御的高墙,认为自己是很弱小的小莉莉,多年来一直被凶狠的大莉莉在虐待。
5、我渴望模仿、成为陈先生,但因为现实原因,我无法像他一样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我变得十分焦虑,也很妒忌他。当他鼓励我改变自己、有所行动时感到莫名愤怒,几次拒绝和他的约会,但他都主动跑来找我,没有让我继续退行。此时我的回避不同于之前对“父亲”失望后的拒绝,我其实害怕失去他,为了压制对他的攻击欲而回避。在我反复几次“发誓再也不理他,又给他发信息”的挣扎后,我发现我是爱他的。不是出于抓住他缓解生存焦虑的“需要”,而是能意识到他作为独立客体。——镜像阶段,间或有大莉莉作为有自恋自体的入侵,但情绪稳定时我穿衣风格、说话方式都迎合陈先生的喜好。
6、随着深入交流,我发现自己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不了解他、不关心他,他的过去、他的遗憾、他的脆弱我都一无所知。逐渐认识到他并非十全十美,认识到我有我的优点,我不必“成为他”,而是成为我自己。这个过程非常顺利,很快就能把狂妄的自恋幻想整合进现实自我中,变成切实的理想和动力,并且能够肯定自己、爱自己,也能像成年人一样爱他、欣赏他。我的焦虑消失了,多年的强迫性进食、体重控制都好了。——我认为比较困难的是在击破防御的阶段,按照科胡特的说法,很容易退回到过度依恋分析师,或者因突然受挫而再次被夸大自体占据。
我真喜欢这样和自己玩,把破碎的自己拼起来,给自己一段连续叙事,真是太爱了~
-
春天将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3 1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