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首页
浏览发现
话题广场
快速注册
金奖作品荐读 | 漂流集市——京杭运河邵伯船闸锚地复合更新计划【东南大学】第九届紫金奖建筑赛
UniDesignLab
2023-04-27 10:28:07 江苏
引言FOREWORD 第
九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立足设计服务现实改善、设计创造文化价值,聚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聚焦文化活力空间的当代塑造,以“千
年运河 活力家园”
为主题,共征集到1
451项
作品(学生组1
038项
、职业组4
13项
),4
25家
机构(院校)、6
353人
次参与赛事。首次参赛单位1
21家
,其中,4
6.28%是
省外机构(院校)。 参赛作品聚焦具有真实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文化的场地,创作了一批题材多元、亮点纷呈、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近期微信公众号将逐步推出第九届紫金奖建筑赛获奖作品解读,期待能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大运河活力空间的当代塑造提供思考启迪。
第九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学生组】金奖作品
◎ 作品视频
,时长03:00
◎ 获奖人员
△从左至右:王淑娴,陈力畅,安可欣,李慧琳前排:姚翀 创
作回顾 R
eview of Creations
波澜壮阔的运河历史、南北往来的繁华运河文化,离不开跑船人的努力
“世间三样苦,开船打铁磨豆腐。”大运河上货船络绎不绝,驾驶这些货船的人们被称之为“跑船人”。昼夜不歇的跑船,有时候一等过闸就要好几天,缺少对儿女的陪伴……跑船人经常要面对这些极具挑战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在与跑船人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担忧,了解到了他们的现实困境和迫切需要,这成为了我们作品主题创作的源头。
扬州市邵伯镇是本届大赛组委会发布的设计基地之一
,作品以该镇船闸锚地为设计对象,着眼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互动关系,以方便水路运输、快速搭建的思路,通过采用可拆卸、可折叠的集装箱模块、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技术应用,打造出集地域文化展示、物资补给、旅游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空间。 △基地现状
跑船人也是大运河活态文化的持有者和传承者,以集市的概念实现船民与当地居民、船民与船民之间在文化上、情感上的联系。
基于原船闸锚地结构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集装箱模块垂直组织的方式搭建
“水上集市”
,尝试将古老的运河文化与当今城市生活紧密关联,为运河跑船人、沿河城镇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基础服务设施和交流互动场所。
△方案策略
△场地分析
△总平面图
△设计草图
采用的
轻质模块
可在运河沿线船闸锚地上,根据需求组装形成多元功能的集市空间。模块化集装箱以
水路运送
的方式,在各地船闸锚地实现快速搭建,灵活“漂流”在运河沿线城镇之间,成为各类公共活动的载体。在基础服务模块之外,设置文化展示和宣传模块,打造兼具地方特色美食品尝、戏曲民俗表演等的
潮流集市
,成为大运河文化展示和体验的载体之一。
△设计方案整体效果鸟瞰图
△模块吊装和拆卸流程
△模块功能
△剖透视图 设
计解读 D
esign Ideas
功能类型模块化的设计策略,可以随需求进行灵活地组合拼装,形成带状集市综合设施。有没有做过相应的定量分析研究?
李昂 首先,我们通过对外开放的船舶位置服务平台,统计出锚地上日均活跃的停泊船次,从而推算出功能模块的基本数量。再根据各个锚地附近的往来游客潜力,对模块的数量进行酌情增减,同时为了兼顾众多停泊船舶,模块以线性形式,均匀地分布在锚地的混凝土支座上。其次,为减少船民的步行距离,我们以每200米(即10个泊位的宽度)作为一个功能组团,根据统计得来的船只流量,在每个组团上布置基础消费模块;根据服务人数,每2~3个组团布置1组棋牌和运动等休闲娱乐模块;整个设施布置1组医疗和管理模块。最后,在模块安装运行后,还可以根据锚地实时的运营状况,将模块在各个锚地间进行调配,动态完善集市的功能形态。
△建筑系统组织模式
△功能组团布置模式
请问“漂流集市”除了设置交易空间达成商业目的外,是如何考虑同时实现船民与当地居民、船民与船民之间在文化上、情感上的联系,以及游客在此产生认同感,让它成为心灵上的一个港湾、一个窗口、一个休憩地?
安可欣 “漂流集市”主要为运河跑船人、沿河城镇居民和外地游客三类不同人群,提供服务设施和交流互动场所。对于跑船人而言,集市是船民与船民之间互助交往、增进归属感的港湾,同时借助商业功能的实现,集市成为跑船人同当地居民建立长期友谊的便民驿站。对于当地居民而言,集市是他们向游客和船民展示本土民俗、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的窗口。对于游客而言,这里有不同于城市生活的露天营地、篝火盛会,还有可以体验船民生活的水上民宿。总而言之,“漂流集市”以锚地为依托,以场所活动为载体,通过人群的互动交流,使人们情感的联系更加紧密。
△集市不同场景示意 选
手风采 M
oments of Contestants
△现场花絮 评
委点评 O
pinions of the Jury
李翔宁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作品以“漂流集市”的独特构思,将一个城市空间的可流动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设计师对搭建方式和模块组合、能源供给等技术层面的想法也比较深入,方案所构想的复合更新模式既具有创意,又提供了较具操作性的现实发展路径,描绘了一个后工业时代的水上“清明上河图”片段。
建筑
设计
东南大学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UniDesignLab
(北京)
建筑/景观/设计媒体与职业发展资讯平台,赋能设计从业者与上下游机构。...
UniDesignLab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2025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毕业展
设计物语丨共享居住的复兴--Co-living概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竞赛资讯 | 捷克布雷兹诺(Březno)小学重建设计竞赛结果公布
建筑老八校大佬众生相:从设计院到深山寺,那些建院大佬们的生命轨迹
设计灵感丨叙事性作品的精神堡垒--Collage画法讲解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