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专硕经验贴:脚踏实地,双非一战高分上岸!

学员档案
昵称:Lizzy
学号:GL202(阁楼全程班学员)
拟录取院校:重庆大学 电影
初试总分:397分
一、基本信息与择校经验
我本科就读于重庆地区某双非院校,专业为广播电视学。以初试397分,专业第五的成绩一战上岸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电影专硕。
我是一名没有相关艺考经历的考生,甚至在备考电影专业以前,对电影的理解也是一个非常浅显的程度,只是简单把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放假时与三五好友一起进入影院享受视听盛宴。而本科期间的课程也与电影没有太大的联系,前两年的课程安排以新闻传播学大类的知识为主,涵盖新闻、广告等学科的知识。大三专业分流时,因为个人对于实践拍摄的兴趣而选择了广播电视学。在此期间接触到了有关电影的课程,例如《影视批评》《视听语言》等课程,但授课老师会考虑到同学们并不是科班出身,会相应地降低课程难度,更多地是以简单介绍知识,帮助同学们入门为主,并不会进行深入的探讨,所学习到的电影知识十分有限。
在进入阁楼之前,我对于电影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实践拍摄层面。我会花大量时间泡在B站上,关注各种影视类的UP主,去学习如何构图、学习如何运镜,也会去跟校内的学生剧组,去做一些助理方面的工作,了解片场的相关工作流程,但对于电影史、电影理论等知识可以说是一问三不知,对于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都出于“好看”这个简单浅显的理由,而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拍摄这个镜头,却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但在接触了《影视批评》这门课程过后,我才了解到电影原来有如此多的门道,镜头语言里原来有这么多的细节。授课老师在课上鼓励热爱电影的同学可以尝试考研电影专业,甚至是跨考,也能有机会进入到这个专业的学习当中,这对一直以为只有高中进行了艺考的同学才能学习艺术专业的我来说是个莫大的好消息。也是从那天开始,我产生了报考电影专业的想法,也因为我对于实践拍摄的热爱,选择了更加倾向于实践方向的电影专硕。
我在大三上学期,也就是10月份左右就开始查询报考院校的信息,北电、中传、上大这些学校对我来说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因此一开始择校也并没有考虑它们。因为本科是一所双非院校,因此想在考研时去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学校,但又不太想离开重庆,我便将目光投向了儿时梦想的学府——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了解到它是继北电后的第二所电影院校,师资力量各方面都很不错,也不歧视双非学生等情况后,我就将它作为了我的目标院校,之后也没再了解过其他学校。(ps:非常不推荐我这样的做法,当时我都没有仔细了解重大的录取名额,也不知道它没有参考书目,考试范围还特别的大。在考研后期,担心自己学不完,一度产生了更换学校的想法,但对比了其他院校的考题后,感觉自己还是更适合重大,就硬着头皮坚持学了下来。)
我希望自己是以吸收理解的方式去学习这门专业,而不是传统应试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我的考研战线拉得非常长,从10月份决定考研就开始看电影专业方面的书了。大三时才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加之周末还有双学位的课程,所剩的空闲时间就比较零碎,但我还是每天去图书馆看书,每天背单词,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去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
二、专业课的学习:了解——重复——理解三部曲
(一)3~6月
3月份的学习对于跨考的同学更多的是建立起对于电影史、电影理论的初步认识,阅读的参考书目选择不易过难。我比较推荐路易斯·贾内梯老师的《认识电影》、杨远婴老师的《电影概论》、李少白老师的《中国电影史》、郑亚玲与胡滨老师合著的《外国电影史》,这几本书的编写非常适合初学者进行阅读,边读边对重点部分进行提取,制作成思维导图,搭配着阁楼推出的带读课,逐渐建立起电影专业的知识框架。这一阶段的备考,不用过多关注学习时间的长短与内容的多少,而是让自己养成静心阅读的习惯,对所学知识有个初步的印象。与此同时,可以参考阁楼所列出的必看电影片单,通过观影的方式,加深自己对于某个导演、某个电影流派风格与手法的印象,便于后期的联想记忆。
此处编辑学姐递上片单链接:

(外影史思维导图节选)

(视听语言笔记)
4月初,阁楼便会开始全程班的教学,也会有相应的课程学习任务的安排。我个人的习惯是在课程开始前预习课程安排中所要求阅读的书目,并且翻阅该部分的阁楼笔记,在经过两次的阅读后,我对接下来课程的内容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在进行直播课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跟不上”或是“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能很大地提升课程的效率。课程当中我也会将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授课学长、学姐进行反馈。课程结束后,倘若自己对于该板块的学习比较熟悉,我就不会在当日翻阅相关笔记,而是进行下一板块的学习,在下一节课的开始前,回顾一遍上节课所讲的知识内容,确保所学知识没有遗忘。之后,便一直以这样的模式进行学习
(二)7~9月
7-9月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时期,所能支配的学习时间充裕且完整,很适合进行系统性的学习。阁楼会在暑期开设多门课程的学习,任务量会进一步提升,学习时间也几乎贯穿于全天。因此,对于时间的分配也极为重要,需要锻炼多线程学习的能力,随时从一门课程的学习切换到另一门课程的学习。学习的方法与前期相同,依旧是预习书籍、翻阅笔记、听直播课这三大板块。当然,如果有事耽搁了,听课程回放也是可以的,出现问题及时请教授课的学长学姐或者在阁楼的大群里提问即可,大家都很Nice,会很热心地回答你的问题。
除了电影方面的知识,重大还会考察有关广播电视方面的知识,每年在考题中的占比也并不固定,阁楼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并配套有相关笔记,跟着课程按部就班的学习几乎可以应付重大的考题了。
论文方面,阁楼为大家开设了专门的「C刊精读课」,其中的方法论非常适用,能够指导你完成一篇论文的“有效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厘清作者行文逻辑。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能够训练你缜密的逻辑思维,帮助你在后期模考答题中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答题框架。论文的内容可以选择所报考院校老师撰写的文章,也可以选择像《当代电影》这样比较权威的电影类刊物,了解当下学界热门的学术话题。

(论文思维导图)
专业二的剧本创作是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也是很多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一个科目。
首先,大家要在学习剧本写作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周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新闻中的各种案件,各种性格类型的人等,将他们摘取出来记录进自己的素材库,也可以随身携带小本本,及时记录下自己一闪而过的灵感,确保自己每周都能积累两个及以上的故事素材。
其次,在进行写作过程中,我们难免会产生追求情感表达而忽略故事性或是“反套路”叙事等想法,会写出自己觉得很“文艺”,很“艺术”的剧本,但现实情况却很残忍,我们因为“功力”不够,往往弄巧成拙。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是遵循三幕式或是节拍表的写作方法,虽然比较“死板”,但可以避免自己的剧本跑偏,不知所云,也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安排戏剧冲突,展现出还未成为影像的剧本的故事性。
最后,就是要多写,不要担心自己写的不好,即使剧本再差,也要硬着头皮将它收尾,在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过后,一定可以写出满意的剧本,要去克服写作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接受“一支笔,一包烟,一个剧本写一天”的孤独(不是)。
暑假是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是情绪问题,也可能是学习方法问题,大家遇到问题时可以积极找阁楼的学长学姐沟通,他们非常耐心也非常专业,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解决各种问题。我在写剧本过程中就走了各种各样的弯路,多亏了重大院校的优优学姐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不厌其烦地帮助我解决写作上的问题,让我在剧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姐的鼓励)
(三)10~12月
这个时期已经学完了所有的知识,需要进入背诵阶段。我个人的背书时间比较晚,国庆节才开始第一轮背书。我每天会花4-5个小时进行背诵,我主要以阁楼的笔记作为背诵的内容,我并不是采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进行记忆,我很容易读书不过脑子,所以我是以阅读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忆,多次重复阅读笔记上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其复述出来,并不刻意要求一字一句和笔记上一样,因为一直保持着观影的习惯,就能很快地通过影片对该知识点展开联想。我认为理解内化比死记硬背更加管用,能够更加自如运用知识答题的同时,还不会出现背完就忘的情况,也能有一种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笔记勾画重点,以及补充额外知识点)
这个时期也会有大量的练题机会,阁楼的每周习题、社群习题、院校模考会帮助你建立起清晰的答题逻辑。最初进行练习时,可以适当进行翻书,查阅资料,并且不设限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去初步了解答题的方式方法,去建立答题的思维逻辑,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等到了院校模考时,就要严格按照考场的考试规则进行,设定三个小时的倒计时,并且闭卷答题,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出现某个题目不会或是知识点遗忘也不要立马去翻书,而是尝试去“编”,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这道题目的回答,考试结束后再去翻看相关的知识点,刚刚开始院校模考的时候,会出现下不了笔,做不完题等问题,是非常非常正常的情况,不用过分担心焦虑,在经过几次训练后,就可以做到下笔如有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三、公共课:勤学多练
(一)政治
政治我是在八月份进行学习的,前期的学习主要跟的是徐涛老师的强化班,搭配的也是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徐涛老师的政治课程非常有趣,会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专业课学累了可以听听他的政治课,徐涛老师口条清晰,所以用倍数播放完全可以听清,选择题我把肖老的1000题和徐涛老师出的题都做了。中后期,我就主要跟的是腿姐,她的技巧班、冲刺班非常受用,特别适合应试考试,Keywords法则能够避免不少选择题设置的陷阱,参考的资料也是腿姐的《背诵手册》,大题也是背的她的点睛讲义,考试时压中不少大题。
选择题是个比较玄学的内容,我在备考期间做肖四、肖八以及腿四时分数像过山车一样,时常做的自己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没学扎实,又回过头去翻背诵手册,去看讲义,去记一些Keywords,并且收集了错题集反复复习。尽管这次政治选择题出现了反押题的现象,但还是希望各位同学踏实掌握选择题的知识,不要去赌某个知识点会不会考到,不要过分焦虑自己可能会时上时下的选择题成绩。勤学多练,就算遇到不会的题,好运之神也会可怜可怜你,站在你的一边。

(二)英语
单词背诵应该与专业课的学习同步,尽早进行单词的记忆有利于后期英语刷题。我个人的学习方式是更加习惯用App进行记忆,我用的是「不背单词」,每天进行200个新词的记忆,复习的单词由App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而定。前期背诵单词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可能需要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的枯燥背诵,但是只要保持每天记忆的习惯,多次重复记忆后,背诵的速度就会有很快的提升,同样的背诵量到了备考后期可能就只需要四十分钟的时间,背诵的单词书我选择的是恋恋有词与红宝书,两本书翻来覆去的背诵,基本能解决考研英语中的绝大部分生词。

阅读,我是在八月份左右进行的,从2010年的真题一直做到了2020年的真题,一共刷了两遍,近几年的真题留着考前冲刺的时候使用。我在做英语阅读时,会先阅读每篇文章的题目,勾画关键词,但不阅读相关选项,之后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去匹配文章的题目,看完一个段落就去选出相关的选项,如果选项无法选出,就将其先空出,等完成通篇的阅读后再进行选择。我刚开始刷真题的时候正确率很低,甚至会出现一篇文章全错的情况,后来发现自己在做阅读时会有“主观臆断”的问题,凭感觉去选择选项,而不是回到文章中去寻找出处。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正确率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四篇阅读只会错2-4个。完形填空方面,因为每个选项只有0.5分,学习的性价比不高,我就没有过多花费时间专门学习这个板块。
作文方面,我没有准备太多好词好句,也没去背诵各种类型的作文,只是跟了Monkey老师的作文班,背诵了他的作文模板,自己考前模拟了几次,我个人觉得他的模板还是挺适用的,特别是对于后期没有太多时间学习作文的同学,性价比还是挺不错的。
四、写在最后
考研是一场耗时非常久的拉锯战,在这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请不要怀疑自己,失去自信,不要陷入与他人学习进度的比较当中,不要纠结今天是否熬夜,是否没有早起学习,这些无意义的内耗会消耗太多你的学习精力。专注于自己,忘记掉周围那些杂乱的声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行,好事多磨,你一定能像电影中那些勇敢的主人公那样,度过自己的灵魂黑夜,迎来考研上岸的终场画面!
获取更多电影学考研信息,可私信我或关注公众号【电影学考研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