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爱、执着以及和解
首发于微信公号:有个故事

片子不赖。对于80后一代,值一回票价。
在此前,我看了各种评论,也看了几段比赛的片段,心里一度很纠结,很担心曾经的青春回忆,毁于一旦。但看完电影,我深切的感到,梨子好不好吃,还得亲口尝一下。
片子的叙事和形式感,有惊喜,也有感动的泪点。
宫城小时候,跟着哥哥宗太打球,年纪小小,就不服输,哥哥也真是亲哥,防守起来毫不含糊,攻防之间,兄弟俩的情感,一下子生动的呈现出来。
这是一个残缺的家庭,父亲已经不在,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哥哥是长子,成为妈妈最大的情感寄托和依靠,但不幸的是,一次出海,哥哥也不幸死了。
这无疑雪上加霜。宫城那时还小,球打得也不好,但好强,执着的穿着哥哥的7号队服,参加比赛。
他忘不了哥哥,期望能像哥哥那样成为优秀的篮球手,但一时还不成。
妈妈一面很在意这个小儿子,同时又纠结于不想让他重复哥哥的样子,带来反复的撕裂心底伤口的悲伤,所以有时情绪不稳,冲宫城发火。
但她并不是不爱小儿子,否则在比赛场边,不会紧张的紧握自己的手臂。但创痛之下的人,情绪总会纠结和失控。
开头不长的篇幅,迅速将宫城的家庭和境遇生动刻画,篮球对于他而言,不止是一个体育运动,而是一种情感寄托,是对死去的哥哥的思念的寄托,也是一种象征,打好篮球,不止是能成为优秀球员,也是象征着能成长为像哥哥那样,可以有能力照顾孤单的妈妈的人。这一点,在影片的最后,战胜了山王队的宫城,回到海边,已经是看起来比妈妈高出一头的男子汉,妈妈那一句,你又长高了,其实不过分别4天,怎么可能长高,那是一种内心的慰藉,感觉儿子长大了,像哥哥那样优秀,不止在球场,也将成为家里新的支柱,这对于一个残缺的悲情的家庭,是最大的慰藉。
画面转到多年后现实的全国大赛现场,宫城正被山王队包夹,陷于苦战。
这里一闪一回的现实和往事的穿插,有对应的情绪点,少年时候的宫城,陷于家庭的困境,长大的宫城陷于球场的困境,两种困境,想通的情绪。
往事里的配音,克制,冷静,留白,动容,有几处泪点,都是在往事的母子纠结的情绪对抗里。
作为主角的宫城,很好的将一种情绪渲染和贯穿,他起于弱势,不断挣扎,努力,不屈,最后成为一名厉害的控球后卫,而球场上与山王队正面硬刚的湘北队,不也是起于弱势,一路挣扎,不断奋起,最后拿下胜利,完成自身最亮眼的蜕变和成长。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电影的设计,很巧妙。
尽管如此,当镜头回到比赛现场,湘北队的几名球员,都得到了细致而准确的刻画,虽说没能事无巨细的将书中的细节全盘照搬的还原,但核心球员的核心情绪和性格,都一览无遗的表现到位。
尤其是安西教练的那段总结式陈述,将每个人的重要性和特点点出来。
三井曾经给球队带来过麻烦,但回到球场,带给湘北队的仍然是智慧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流川枫永远是爆发力和追求胜利的极致执着的代表,樱木花道无敌的篮板球,是制胜的秘密武器,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用他自己吐槽的话说,那是门外汉的不羁,在比赛最焦灼的时候,给队员注入无畏的士气之力。和带给全队的士气鼓动,宫城的穿插和调度,让球队变得更灵活更有冲击力,而赤木刚宪和木暮是基石。
在球赛的不同时刻,每一个人都被呈现,哪怕不需要过多的镜头和台词,和泽北对攻的时候,流川枫的突破、扣篮和带球,那股硬刚的执着,凌厉尽致。
在精疲力竭的时候三井漂亮而精准的三分球,以及他问的那句我是谁之后,那记三分球,永不言败,彰显透彻,画面切回往事,也顺理成章,也巧妙勾连起宫城和三井的那些往事。两个热爱篮球的孩子,单纯执着,却又都因为现实中的挫败,一度变得不安和躁动,甚至低沉。
樱木花道的篮板球,飞身救球,受伤的脊背,忍痛继续比赛的斗志,那句,我的光荣时刻就是在此刻,热血,动人。
尽管所有的情节都烂熟于心,但再一次坐在大银幕前看到他们,还是很激动。
他们都是一群内心有梦想的年轻人,通过回忆,也能看到赤木曾经遭遇过老队员的不解和嘲讽,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因为一旦放弃,就意味着结束。
在倒地不起的时候,赤木在昏迷的梦境里再一次看到那些嘲笑他的老队员,他们没有梦想,没有斗志,还嘲讽他,其实不过是一堆蝼蚁,影片里这段表达的很有意思,梦境里的那些人,仔细看,如同一堆蝼蚁,很形象。
影片里除了这处有意思的形式,还有一次是在樱木花道被第一次换下场的时候,安西教练告诉他,抢一个篮板,里外里相当于得了4分,是胜利的一个法宝,樱木那段很q的假象,保留了原著里的一点无厘头和搞笑,也挺好。
故事弱水三千,怀旧各饮一瓢。我们当年正是因为看了灌篮高手,才爱上篮球,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打球的记忆,混杂着个人成长的记忆。
如今中年,回头去看,也有了更多的感悟,爱,执着与和解。人生三个关键词,也是不同阶段的人生体悟,在故事里,找到对应解读,和感动。
少年宫城对哥哥、妈妈的爱,妈妈对孩子的爱,他们各自对伤痛无法释怀,对人生难以突围抑郁,对未来期望而又挣扎的纠结,其实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执着,执着因为爱的深切,然后痛苦,因此人生要么就此一败涂地,要么不断逆袭,取决于最终骨子里的意志力和自己的心态,然后成长、忘却、记住,收获,理解,并且和解,和解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慰藉,更是努力之后的回报。
而神奈川的弱鸡球队湘北队的球员,也曾经陷于球场内外的困境,遭遇过爱而不得的嘲讽、纠结、苦闷,但他们也同样执着,曾经那句打进全国大赛的口号,不再是别人嘲笑之言,而是努力之后的切实收获,当他们站在全国大赛的球场,当他们战胜山王,他们也终将能从容的与自己内心的记忆和解,与周边的嘲讽和解。
灌篮有两个层面的主角,人物上,樱木花道。团队上,湘北高中。从后者的意义,这个篮球高中的小宇宙里的每个人,都是可以有来龙去脉的,从创作的角度,可以有不同角度去完善和表达这个小宇宙。
电影里,在叙事上,并没有根本的变化,双线叙事,双线主角。将一个人,也在讲一支队伍。
选择宫城,也是一个选择,是否就背离了原著,狭义上看,是,广义上看,并非。真正爱灌篮的人,更乐于这个小宇宙被更丰满的表达出来。
这部电影,对于步入中年的80后,有特殊的感受。
原著中,通往全国大赛的道路,很艰难。
与海南一战,打得异常焦灼。在这一集封面寄语里,井上雄彦说,已经连载三年,故事里不过三个月,偶尔收到这样来信,为何比赛总是打得难解难分?毕竟是漫画,现实中哪有这样的事儿?你们说错了,现实中的比赛,有时候更加富有戏剧性。虽然我不甘心承认,但事实的确如此。
这一战,最后几秒,湘北88比90,樱木抢下篮板,本想传给赤木,却传给了海南的中锋,酷似赤木的高砂,很有负罪感。还和流川打了一架,都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后来,樱木就剃去头发。
最后出线一战,与陵南队,下半场三井体力不支,木暮公延上场。投了一记三分,将比分拉到4分,也中止了仙道一路追分的势头,可谓非常关键。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他的回忆,回顾了他和赤木从初中就心怀的冠军理想,以及高中的湘北,几位核心球员先后加入的经过中关键一瞬,闪回形式,呈现这个球队的变化,不容易,中间经历三井受伤,打架等危机时刻。这最后一战,对人物的刻画,用闪回,还有鱼住,曾经也是菜鸟,技术差,体能差,徒有身高,被人嘲笑,也是一度想放弃,最后在教练的鼓励下,坚持,也是燃烧了胜利的欲望。
赢下比赛,赤木哭了,晴子也泪流满面,鼻涕横流,很丑很动容。
在正式前往全国大赛前夕,还有一些日子,流川枫和安西教练讨论去美国,而樱木跟着牧绅一和清田信长去了爱知县,观摩那里的比赛,有一只传统强队,爱和学院,全国四强,以及王牌球员诸星大,外号爱知之星,酷似宫城的发型。却不料看到上半场,他们被名朋工业打的很惨,诸星大被抬出场外,球队也落后20多分。于是也就引出了名朋的一年级怪兽,森重宽。
这时,又通过彦一的视角,去大阪,看了丰裕队和大荣学院的比赛,引出两个队各自王牌,丰玉队岸本,另外尤其是大荣队的王牌四号土屋淳,球风酷似仙道,长得眼睛有点像李荣浩。
此时的叙事,就像武侠小说,突然到了一片武林高手之地,遇到一个奇峰突起的新刀客。武林格局瞬息万变。也让读者一下子感受到,山外有山,全国大赛的险峻,以及生活就是一场又一场看似偶然,但或许就是必然的颠覆和突破。
森重宽和名朋如此,第一次以爱知县冠军身份,进入全国大赛,湘北何尝不也是如此?
而安西果断反对了流川枫的留学想法,让他先做日本最牛的高中生球员,不要急于求成,要打好基础,否则欲速则不达,有谷泽的前车之鉴,也是一段悲剧往事。
通往大赛之旅,一个月的备赛期内,球队刻苦练习,流川分别和三井,樱木一对一,将樱木打败,恍惚,然后又集体补课,让考试及格,否则不能参加比赛,这段时间非比赛的剧情,其实很有趣,一群人的生活,插科打诨,生动,搞笑,感受到别样的少年活力。最后十天备赛,去静冈县与常诚高中联合集中训练。而樱木,被安西单独留下,特殊训练,定点投篮,安西先来了一波十投九中,而樱木十投0中,让樱木不再笑话安西太胖。于是投篮练习,成了樱木快速成长的看家本领和杀手锏,也正是这个投篮,成为最后比赛的关键。这十天,樱木花道苦练2万球。练习,看自己的投篮录像,像一个真正运动员那样,因为篮球,所以篮球。
全国大赛第一战,是跟a级球队丰玉队,湘北是c级,后来的山王是as 级。丰玉队球风野蛮,很脏,类似乔丹时期的活塞队,以伤害对方主力为方式,比较下三滥。
流川眼睛受伤。
到最后,老教练北野现身,已经是小学执教,陈旧的战法,藏着对篮球本心的坚持,这也是当初他最想教给丰玉队的。可能战法落后,但那股精神不能丢掉,丰玉队找到初心,没有再伤人,找回篮球本来的精神。
年轻的教练金平,发火,揍人,也同时期望孩子们的胜利,当他看到南宫找回投篮感觉,也激动的流泪大吼。
都是单纯的人,心中有热爱的人。
迎战山王之前,安西教练也很紧张,熬夜分析和设计战术,被早起练球的樱木看到。
宫城对位的,好多都是队长,都是强手,个字也比他高,他的挑战最大。山王的队长,深津,更是高三强手。
丰玉队六号板仓,也是场均25分的高手,183身高,大阪第三得分手。
喜剧元素,山王的泽北被和田揍的桥段,一如既往的无厘头搞笑。以及赛前樱木扣篮,泽北想回敬一下时候,被赤木和流川用球干扰。狼狈喊疼,哭了。冷峻不禁,是井上的风格。
山王对决,一开场,宫城和樱木梦幻联动,怪脸奇袭,樱木空中接力,单手暴扣,先声夺人,拿下开场两分。
但深津很冷静,立即还以颜色,2分中投得手。可见厉害,是宫城强劲的挑战。一场生死对决,就此拉开战幕。
当年电视动画则一共播放了101集,可故事就此停留在全国大赛。
2004年,井上雄彦为感谢漫画发行过亿,在神奈川一所高中的黑板画下了“全国大赛后十天之后的故事”,但公开展览后全部擦掉。
电影上映这天,他发帖说,“我还记得2004年的今天的事情。在神奈川县的旧三崎高中,前一天晚上,我用粉笔在23间教室的黑板上画完了漫画。那一天很冷,我吐着白气,拿着扫帚清扫校园,说,‘谁会来啊,谁能来就好了。’那是18年前的2004年12月3日。”
井上雄彦说,这部电影围绕痛苦和挫折展开,讲述如何克服困难的故事。
英文名叫做《THE FIRST SLAM DUNK》
井上雄彦这次的大电影,个人很喜欢,年纪越大,越想回归内心,也越大认清这个世界,也更加对抑郁坎坷等负面情绪有更多体认。在他的社交网站上,置顶的是2022年的一条,其中就说,在新装版或插图集等中,每次重新绘制时,都会从某处传唤,以注入新生命的感觉进行更新,虽然不老,但有活着的感觉。
当初的tv版,就是不满意,他收回了版权?对结局的争论,没有继续合作。当年动漫完结,也是自己的决定,为此出版社少年jump封杀了他。
他初心不改。时间沉淀的转变。在灌篮高手完结后的两年后,井上雄彦创作了短篇《耳环》,讲述了六年级的宫城良田的故事。回顾井上雄彦的个人历史,创作演变。最初是写实画风的大师北条司的助手,晚期的风格越加成熟,题材上更深刻,比如《real》,形式上更艺术,比如《浪客行》,大神诞生。
所以这次,他的灌篮高手大电影,用了《the first》这个名字,可能是指宫城第一后卫的意思,更是在说这是第一次的真正的大电影。他在认真讲比赛,更在认真描写故事,刻画人物,呈现情绪,让人感动。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还年轻,但一转脸又深感自己将近暮年。
回忆当年,模仿樱木的篮球鞋,用冬天的保暖鞋打篮球,差点崴脚。
在结了冰的球场打球。无规则弹跳。
在每天清晨天不亮,偷偷起床,去北郊外的肉联厂的球场,破旧不堪,地面不平,还有运送猪肉的大卡车,砸坏了眼镜。
去寻找每一个球场。还记得县城里粮食局后面的一块球场,像个舞台。
体育场的球场里,有孩子能跳起来扣篮。
高中球场,每天放学都去,像个全县最聚集的地方,切磋,最厉害的人都在那儿。每个人都有个绝招。旋转过人。跨下运球。
那时还会聚在拥挤的屋子里,私人游戏厅很流行,打篮球题材游戏机。
晚自习前参加校队的训练,打球,藏好汗湿的球衣,捂干了第二天再穿,直到馊臭,迫不得已拿去洗。
参加校队,全县比赛。
大学系队,一场又一场的比赛。
关于篮球的回忆,就是青春的回忆。
人到中年,好久不打球,篮球是个隐喻,生理的退化,也似乎是精神上的退化。
当年看这部漫画,最初是被搞笑的画风吸引,后来是被篮球本身吸引。
爱上篮球,也感受到热血,也深知成长的不易,前路的坎坷,困难,艰辛甚至危机,但也同时记住那永不言败的斗志,热爱和执着的追求,无论是球场上,还是生活里,形成了一代人骨子里相似的记忆。那些情绪和道理,中年人回味,会更有感触吧。
经过岁月,更懂得爱的珍贵和易碎,遭遇过挫折,才明白执着的不易和残酷,回头往事,再看前路,我们与岁月和解,但内心依旧热血。

有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