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碎片搜集

20 世纪 70 年代,罗兰·巴特在母亲去世后陷入了长达两年的哀悼,在 330 块纸片上写出一本《哀痛日记》。“一个人刚死,其他人便疯狂地构筑未来。”罗兰·巴特斥之为“未来癖”。他说:“一段时间之前,死亡是一种事件、一种突然出现,而在这种名义之下,它动员人、激励人、使人紧张、使人活跃、使人骤变。而后来,有一天,它不再是一种事件,而是另一种延续——一种呆滞的、无意蕴的、不被叙述的、沉闷的、无援的延续。” 今天的我们,正身处这样一种长久的集体性的哀痛之中。 不同于那些即刻变脸的欢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拥有记忆和情感的人,应该在这样的哀痛中停留更长时间。
单读公众号
---
于是我捡起一片红酒浸泡的睡眠
吞食之后提笔写诗
我的饥饿是如此巨大
眼神的折射热已不再能触碰血管壁
像 落叶亲吻地面 与人在窗外敲打玻璃
但也许是风
日蚀的季节一切都很难说 很多很多句话外面
我的声音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爬着楼梯
严韵 | 《没有名字》
---
“他一直在专注的,其实更是人的困境,人的焦虑,人的失败,人的被压榨,因此最强悍的机器,终究还是某个巨大的、无所明状的、不可定义的东西。”这是张敞对卡夫卡的理解。卡夫卡留给了完美一种审视的目光,今天我们还可以在那延长线上,处理人的破碎、茫然、虚无与逃离。
单读微信号内容
---
如果你继续去寻找幸福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你永远不会找到幸福,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加缪
---
四月如此清澈 好似烈酒的反光
张枣 | 《春秋来信》
---
去爱永远不会看到第二次的东西
这就是在火焰与狂喊中去爱
随即毁灭自己 人们就在这一瞬间活着
加缪 | 《西西弗神话》
---
当人们回首往事,觉得自己并未如期望一般度过光阴时,他们会怎样评价自己的人生。当意识到自己可能浪费了生命,他们如何设法保留一点尊严,这是吸引我的地方。
石黑一雄
---
为什么没有人给我写信 写一封这样的信 说
祝好 某某 某城 某年某月日
周公度 | 《这么好的信》
---
人生当苦无妨,良人当归即好。
《雪中悍刀行》
---
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
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
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雪中悍刀行》
---
火大无烟,水顺无声,人之情苦至极者无语。
《雪中悍刀行》
---
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雪中悍刀行》
---
一个钉子只有离开 才会留下一个洞
也就是说 这个钉子钉着我的影子 的同时
在钉着一个洞 那是他的命运
@可乐的诗 | 《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