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孜到淄博,从籍籍无名到中外知名,网红城市能够持续走红的关键在哪里?
前言:提前声明,没有捧一踩一的初衷,只是讨论同样是网红城市走红的契机,以便积累更多的素材,供大家讨论。
没想到淄博烧烤竟然会成为打响报复性消费的第一枪!
随着“进淄赶烤”的持续火热,那些原本嚷着“淄博烧烤火不过1个月”的人,以及忙着看笑话的人,被淄博烧烤的热度给烫的眼睛发酸,眼泪不停的流!
于是,一边心里羡慕淄博烧烤又便宜又好吃,一边嘴上发出或深思或警醒的话语,比如说“淄博烧烤的走红是一种悲哀”“淄博烧烤走红是非常无聊的事情”“淄博城市营销成功背后的隐忧”“淄博能笑到最后吗?”……
说实话,如果说这种话的人是没什么长远目光的普通老百姓也就罢了,偏偏是一群有着各种专业头衔的专家和研究员,摆出一脸的不认同说着高深莫测的话……乐山大佛就应该让位给他们!

诚然,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我怀疑是不纯正的儒家思想),太高调、太有热度的事情都容易存在“人设崩坍”的风险。所以,他们的行为往好了说叫做“居安思危”,往坏了说就是“冷嘲热讽”。
受他们的言论影响,我不由得想起了上一个被网友捧火的城市:四川甘孜!
从2020年双十一那天,丁真的那张纯真朴素的笑容出现在短视频上,一夜之间走红,让外界对“康巴汉子”和“四川甘孜理塘”有了新的认识,到2022年6月16日甘孜文旅局刘局长一身潇洒侠客的变装,让甘孜再次成为网友最想去的旅游胜地!
可以说,正是甘孜刘局长的“不安分”掀起了国内各县市文旅局变装宣传的大PK。一方面带来了宣传的新角度,另一方面也让原本视为没什么门槛的文旅局变成有一定“技术门槛”——起码,得脸皮厚,能接受新媒体!
特别是刘局长那一句“谁砸甘孜旅游的锅,我砸他饭碗”的狠话,狠狠刷了一波流量,圈了一波好感!
接棒甘孜,顺势而起,淄博成为霸榜的存在。
就拿这一次到处都是“人从众”局面的旅游景象,淄博依旧延续了4月份的热度,成为吸引全国人们的旅游胜地——烧烤好吃,琉璃好玩,烟火气更好闻!
同样都是网红城市,同样都是从籍籍无名到一夜天下知,甘孜的热度就像烟花一样,亮眼、绚烂却维持很短的时间。而淄博的热度却像潺潺流水,不断有新生力量注入,保证它能够流的远一些,久一些!
这两者之间又有哪些差距呢?我总结了以下3条原因,供大家讨论。

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
2020年11月11日,甘孜男孩丁真凭借天真的眼神和野性的气质走红网络,也让他的家乡甘孜和理塘得到更多网友的熟识。
这个时候,19岁男孩丁真凭一己之力带动了甘孜的旅游和理塘的科普。等到了2022年3月,借着丁真的热度,甘孜刘局长去广东东莞推介本地旅游,他那刚毅的面容迅速吸引了“好色”网友的注意力,被誉为“最帅局长”。随后刘局长接过了“我为家乡代言”的重任。
紧接着,2023年1月份,刘局长一条宣传州内泸定县化林村茶马古道的变装视频,也吸引了近1亿网友观看,在抖音平台得174.8万点赞、超4万条留言。很快,就有特别多的游客循着这条视频跑到化林村打卡旅游。
同时,结合当地人文的变装宣传,成为不少文旅局的学习样板。而淄博文旅,也是其中的追随者之一。
现在呢,淄博已经“青于蓝而胜于蓝”了。不再做“邯郸学步”样跟在甘孜刘局长的后面学变装,而是调转赛道,从“烧烤”入手,将城市建设和人文关怀一并视为发展不能缺少的要素,给与政府、商户、监管、运输的全方面联动。
不客气地说,现在整个淄博市都以“文旅局”为中心开展工作,交通,消防,路政,公安,城管,工商……甚至教育局等兄弟部门提供助力,简直就是要风给风,要雨给雨,神奇极了!
不知道看到刘局长有没有羡慕李局长,别看她是个女生,但是她的帮手实在是多,给力的举措也实在太香了,已经到了全民上下齐上阵,只要敢想就敢做的程度。

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力度
在丁真刚火的时候,与平日所见完全不同的康巴汉子和绝无仅有的甘孜精致,让甘孜顺利出圈,也在网上掀起了“到甘孜走一走”的热潮。
遗憾的是,每一次丁真和刘局长费尽心思为世人打造一幅世外桃源的绝美景致,给广大网友带来吸引力的时候,就会爆出丑闻!
淳朴纯粹的康巴汉子丁真火了,丁真的舅舅被网友爆出与女粉丝有不合法的举动;兢兢业业忙着变装的刘局长火了,就冒出当地酒店辱骂游客、当地村民拦路要钱的行为……
面对这样的猪队友,气的刘局长也不顾形象了,直接大骂“谁砸甘孜旅游的锅,我砸他饭碗”。
身为甘孜旅游业的负责人,刘局长的确有这个处理权限。可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扯后腿行为,着实很拉分,败口碑,让刘局长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分身乏术。
再看淄博,从市委书记到街头百姓,全市上下自主自发地掀起“为淄博荣誉而战”的责任!
有的本地人请外地游客吃特色小吃,有的本地人邀请没有订到酒店的游客到自己家住宿,还有本地人自发组建公益车队负责接待游客……就连平时在村口街头聚堆八卦的大爷大妈们,都收起了八卦的小板凳,拿着笤帚和撮子做起街道清扫卫生的志愿者。
至于商家不涨价、举报同行偷懒不开工、为减少工作量而给自家店铺刷差评、公厕放卫生巾和肠炎宁……淄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前来游玩的人证明“好客山东”是怎么的模样!
更多的当地人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给来淄博旅游的人留下坏印象,所以他们宁肯自己吃亏受委屈,也吐肚子里,脸上依旧扬起热情的笑容,说着粗糙的普通话……别废话了,主打就是真诚,就是实在,就是不骗人!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个谚语故事让人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还有谁不懂呢?

客观环境的差异
甘孜成立于1950年11月24日,是中国建立的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四川三大民族自治州之一,更是中国第二大藏区。
它地处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虽然这里拥有雪山,草原,森林,峡谷等多层次的自然景观,以及名贵的中药材和珍稀保护动物,但事实上这里是农牧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
作为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直到2020年2月14日,四川省才确定甘孜州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而这与丁真在网上爆红的时间刚好接近。这充分说明虽然步履艰难,但从不曾放弃向前走的目标。

再看淄博, 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济南都市圈交汇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鲁c的车牌让它的经济巅峰是山东省内排行第三,全国排行第18,由此可知淄博的整体经济体量还是不错的。
只是淄博的经济有2/3是重工业在支撑,所以,当淄博因为雾霾太大而不得不令关停工厂,改善环境的时候,其经济已经落魄带山东省内第七名。
淄博市的临淄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淄博的临淄是古代齐国的首都,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有“东方古罗马”之称。

2022年,淄博市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402.6亿元,这一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1.94亿元……甘孜的历史实际上比淄博还要久远,甘孜的自然环境资源更是完胜淄博,但是整体发展方面,淄博远超甘孜!
自然环境的差异造就了2所城市与外界的沟通的难易程度不同,继而带来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
按照“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其改革观、创新观和开放观”的理念,2所城市内本地人的观念也有非常大的不同。
这对2所城市的形象和感观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现在,再分析2所城市的成名、爆红之路,是不是发现网红城市可以打造,但不可复制呢?
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和热词,这是属于自己的特色,是自己区别于其他网红城市的关键词!
城市转型是当下每个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淄博能够抓住机会出圈,它凭借的仅仅是烧烤吗?470万人的城市在一个月内接纳近1000万人,它的魅力到底是什么,有人找到根源了吗?抓住互联网的机会,着力于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文化品牌,对绞尽脑汁转型的传统城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