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技能(中文日文通用)
阅读要先吸收作者的经验和心情。要学会捕捉、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是一个透过文字材料了解作者在何种环境、何种心境下所言何事、所言何物、所言何理的过程。
文章的字面意思和作者的本意常常是有出入的,所以在阅读中要还原作者的本意。还原的过程是读者和作者双向交流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还原不是评论,更不是批评。读者可以不同意文中的各种观点,可以不在情感上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但必须原原本本地将纸上文字还原为作者的本意,对于文本的理解、还原就是思路上必须与作者一致,而批判则是观点与情感上与作者不一致。这二者具有本质区别,切不可混为一谈。
阅读还是信息处理与认知的过程,阅读理解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处理过程,而是读者 运用各种图示及语言知识使自己融入文章的认知过程。事实证明,思维活跃、善于思考、认知水平较高、知识面广的读者往往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其次,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但在达到这一目的之前,记忆是一个重要的中间过程。
记忆有一个总体原则:要用自己的语言记住文章中的各种信息,而不是死记文章中的一些词句。即便对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也不能采取死记的办法,而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对相关内容重新编码。
关于记忆的方法,下有以下几种:
1、归类记忆法
2、联想记忆法
3、比较记忆法
4、理解记忆法
阅读理解的方法
1、把握句子中的搭配关系
2、把握指示代词(指代文章内的信息or指代文章外常见的知识或信息)
3、指代转移
例如:
父親:はい、わかりま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さいました。
医者:はい、どうそ。あっあら、黙って、アメ、もらっていくの?
なんて言うの、僕…ふん?
父親:いただきますって言うんだよ。子供:いただきます。
不难看出,本例中女医生所说的「僕」,指的是小男孩,而不是自己。另外,女医生所说的「了メ」表面上是指“糖”,而实际上是指药。此种用法亦可视为指称转移。
4、把握象征和暗示、借代和隐喻
5、读懂虚实和主次
6、掌握关键句(中心句等)、关键词;抓住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