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雪山【记个流水账】
时代变迁人们早已经不相信神话,我们对自然的情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敬仰变为“山就在那里”企图征服,随后是工业化的兴起,人类从自然森林搬到了自己创造的钢筋森林,在这个世界上仍有一小部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靠山而活,梅里雪山是藏族人民的信仰,主峰卡瓦格博更是他们心目中的山神,卡瓦译为白色雪山,格博是男性尊者的意思,他还有三个前缀:绒赞、念青、阿尼,当它还是一座妖山的时候叫做绒赞*卡瓦格博,降灾于世生灵涂炭,后来莲花生大士跟这座妖山斗法经历了八大劫难最终让这妖山皈依佛教,从此山庇护人间,斩妖除魔去除人们的苦难,统领七座神山包括喜马拉雅山和冈仁波齐和225座小神山共同维持着世间的平衡,于是它有了一个神性的名字念青*卡瓦格博,当地藏民认为你尊爱山神他就是念青给你赐福在暗中帮助你,若敢染指或冒犯他的领地他便化身绒赞毁灭冒进之人降下天灾,所以藏民无人攀登卡尔格博,但他们会举行绕山仪式,围绕着梅里十三峰一路跪拜三圈祈求消除前世今生的业障,对于靠山生存的藏民来说卡瓦格博如同挚爱的亲人,便有了阿尼*卡瓦格博称呼,意为山神爷爷。原始森林、神话故事都吸引着我去身临其境一探究竟,也许亲近自然的天性一直保留在人的内心中。虽然我对宗教没有信仰但我对自然对他人的信仰是尊重的,我认为科学是对现象的一种描述和探索,当地人看见这些现象只是用了编神话故事的方式去描述和警告世人。
进山前一天运气很好看见了大雪崩,乌云盖顶,风卷起层层积雪,气势磅礴,倾泻而下,几十公里外都能听见风在山峰之间回荡的呼啸从四面八方传过来真就如鬼叫般惊悚,难怪相传绒赞有九头十八手。更让我震撼的是我马上查资料想知道这里的季风气候看这“妖风”是哪来的,查到的却是最高记录是一天内发生32次大型气候变化和上百次雪崩。



预见了1991年登山队团灭的惨相【世界第二大山难】,山高6740米,登山队在5100的营地被一个过肩摔吹到了山背面,也就是说至少被吹飞了1500多米,直升机勘察说:”目测营地覆盖了30万吨积雪。“仅雪崩的气浪把山下森林的树木夷为平地,从珠峰请来由夏尔巴人组成的最强救援队说这山上不去了。至今无人登顶。我向当地人了解1991年登山队更多详细故事就得到一句:“山神发现衣服上有几个黑点就抖了抖衣服。”
第二天11:30满怀期待来到了梅里雪山下的雨崩村准备爬雪山。

说实话我对海拔没有什么概念,最开始选择了一条海拔4680的路线,哪知道马上被当地人拦住:”别单独走这边,原始森林没人没路,有黑熊雪豹,你去了就回来不了。 “出于对当地人的尊重就近选择了一条4000海拔的路线,一路上都是禁止通行的告示牌,但看见不断有人往返归来就没有担心,大概到达海拔3300走得有点无聊了就跟在路上休息的行人搭讪:”这里上去还需要多久啊?“路人大为震惊:“我们带了装备都没有上得去,更何况你没有装备,上不去的,现在12点过了,往返快的话9个小时把。”
我内心万分无语“算了他们不知道重庆人的登山天赋,手脚并用的才叫爬山,不用装备就能上的都叫做入门级,这种坡度应该叫做散步吧。”半个钟头都走在越发阴森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终于见到四个大活人,有说有笑拿着自拍杆20出头的小妹妹,看见我就劝:“你现在上山吗?上不去的哦,你连三分之一都没有走到。”旁边的小妹马上补充到:“我们说的三分之一是到观景台,我们下来都用了不少时间,该不会你是想去看冰湖把?观景台后面是垭口,垭口下去是农场大本营,冰湖还要在很后面。“
还没有等我细想,我同行的朋友就开口:”那我们要抓紧早点去冰湖,争取在5点前下山回雨崩,不然我们真回不去了。“ 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都对自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相信自己是一个例外,自己能五个小时就能走别人九个小时的路程,坚信自己不带装备就能爬雪山,这也是种自恋把,好处是能够让人不断产生希望来面对当下的困境而不会陷入到绝望的情绪里。 过了很久终于到了小妹口中的观景台,幸亏森林含氧量高不会高反还能看见小动物给枯燥的徒步增添乐趣,所以走得并不累,让我瞬间破防的是居然有老年人到了这里!!!想到路上有马的粪便:”你们是走上来的还是骑马上来的。“
“慢慢走上来的。”
.......我还不如老年人???暗自下定决心去4000米的冰湖。吃了点东西休整片刻便重新出发。一路上不断有打道回府让我觉得自己体能还不算差。

这里还是有很多劝我“到此为止就可以了”,不过态度明显好了很多,大概是:我告诉你上不去,但你要去我也不拦你。不像下面的人觉得我是无知者无畏。
其实越往上走我越来劲,因为重庆人看见雪了,别提有多开心了,内心的喜悦完全掩盖了身体的疲惫和疼痛。3700一个里程碑式海拔,这里是1991年登山队的大本营,我立刻向坐在大本营外的小姐姐问话:“冰湖在什么地方?”
“看见后面的雪山了吗?翻过去就到了,向上三百米再下个一百多米。”
我:“上面的景色好看吗?” “ 它被我们称为绝望坡,我穿着冰爪都没有上得去,登山杖都摔断了,腿也被崴了,只好下来休息了。 ”
“我还是想去试试。”
她紧紧握拳给我比了一个💪的姿势:“加油,相信自己。”
走到最后的绝望坡只花了两个半小时,比路人对我说的单面五六个小时快了一倍的时间,直到看见这坡度最陡达到了75度以上才把沉醉美景里的我拉回了现实,感受到透支的身体无比沉重,才想起来自己怕鞋脏一直是穿鞋套爬山,背包里装着巨重的相机和乱七八糟一堆东西,上这种坡控制不好重心就非常危险了,没法,只能顶着头皮硬上。路人看见我满脸疲惫弯着腰扶着树枝缓慢前进便上前鼓励我:“最后一个小时了,抬头就能看见终点了。”能坚持到这里的人都互相明白不可能有撤退可言,哪怕这个人没有带任何登山工具你也没有办法把他劝下去,“小伙子你可以的,慢慢走别摔了。” “还有半个小时了” “你也太厉害了,这身装备能到这里,尽在眼前了,加油。” “还有十分钟”.......我对同行者说:“不用管我,我这负重走不快的,你先走把。”收到的回复是:”不行,这里人少路陡,要互相照顾。“ 往返的每个都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激励着身边的人,点燃着每位攀登者内心的希望,顿感自己被一股温暖的力量所包裹,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自信和浑身焕发的精气神仿佛在山顶找了自己的期待,或者说他们遇见了山的温柔又通过眼睛把这份温柔传递给了我,如圣洁白雪照亮前路驱散心中阴郁。置身山顶才明白,重要的不是付出了多少努力得到这个结果而是在能够到达的终点回顾自己走的这一路,下山的时候我也开始对上山的徒步者说:“加油,终点就在眼前了。”
一天两个景点徒步26公里,对我来说已是非常珍贵的经历了,幸运的是见证了在不同海拔里人的内心活动,感激自己的坚持才遇到了同路人,让我体验到了一种确认,在人生的道路上孤身于绝境中让自己坚持下去的是内心的希望,坚信自己能够到达应许之地,坚信生来并不会永远孤独,上天为你安排特别的人也在远方期待你的到来。在咨询中能够看生命极限的绝望,在黑暗中负重前行的人让他们无数次拯救自己的动力并非痛苦,更加深层的是内心还有微弱的不甘之火在闪跃,还想在无爱的世界里殊死一搏,去博那一丝被爱的希望,很不幸,没被理解过确认过的生命是孤独是死寂的,这么重的伤就注定了这条路很高很远,我无法许诺最后陪你到达的地方充满了生机和阳光,但这路我曾走过所以我知道苍天不负有心人,付出是有回报的,至少你能够成就自己还能选择另外一种活法“理解自己”,所以不要放弃,若非经历寒冬凌冽怎会知晓心中有季不落幕的盛夏。
后记:
附上几张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