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时各部分内容的进度安排(二)
论文选题(15字以内:1天)
基本上硕士及以下的论文研究方向都谈不上喜不喜欢,只要能写、能够满足要求就已经很好了,所以在基于对导师研究领域的前提下,去了解自己能够写什么很重要,一个文科的学生就不要想着去建模了,如果非要加一些理科的思维,就做一些调查问卷、线性分析就行了;理工科的就不要去SCI上面找博士论文采用的什么复杂的建模知识了,翻开数据与模型这本书,看看哪种模型是你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够听懂的,选一个出来应用到论文里面即可。
中文摘要(1000字:3天)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3000字:7天)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4500字:10天)
2.1基础理论
2.2相关概念
2.3主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发现问题(7500字:16天)
3.1案例现状分析
3.2提炼出若干问题
3.3问题产生原因解析
第四章 分析问题(7500:16天)
4.1实施目标和进度计划
4.2重点难点分析
第五章 解决问题(4500字:10天)
5.1保障措施
5.2风险分析与控制
5.3.实施效果评价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2000字:5天)
降重!(重复率10%以内:3天)
降重是耗费时间但却不耗费脑子的工作,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论文尽量多用数据说话,能用调查问卷法的就不要用文献综述法,能够用数据表达的就不要用文字表达,因为数据基本不会被查重,同时为论文增光溢彩。
其实市面上所有的检测软件基本采用的是模糊算法,如果整体结构和大纲被打乱,可能引起同一段落的文章检测第一次和第二次标红不一致或者第一次检测没有标红的部分第二次检测被标红。所以在采用以上方法去进行降重时候,尽量变换句式,不要打乱论文原来的整体大纲和结构。
论文格式调整(严格按照格式要求一一修正:2天)
从格式中的字数、字体、行间距到排版。因为这个东西太重要了,也太简单了,只需要大家照着去做就行了,可是有的同学就是排了排去格式总是有问题,在论文格式调整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字体大小、字号不一致、目录与内容不对应、行间距不一致、图表格式没有按要求来。最简单但确实出现最多的格式错误,实际上这些段落格式的问题只要在写的时候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