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写法四
《《红楼梦》的笔法(四)″言此意彼″的写法》陈再明23.5.10
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法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第四种特殊手法,亦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法。苏东坡有一首题画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即此诗,定非知诗人。″意思是主张诗贵含蓄,不能把诗意都在字面上洩露无遗,应该意在言外。也就是说,字面上好像说这个意思,而实际包含的却是另一个意思。 ″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蓄手法,恰恰也成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特色。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也就不容易读懂《红楼梦》。曹雪芹就宣称此书是″大旨谈情″,不干涉世事、政治等等。书中有关爱情的故事情节,写得十分细腻、感人。因此长期以来,不少人都把《红楼梦》当成是一部爱情小说。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透过表面又渐渐认识到,此书的真正题旨,决非″谈情″,而是反映了曹雪芹所处时代的社会生话,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从《红楼梦》中一些占篇幅较多的故事情节来看,也有许多具有这种特点。如″元妃省亲″,表面上是在歌颂圣恩浩荡和贾府的荣华高贵,实际上却在揭露皇宫的黑暗、″当今“的残虐以及贾府骨肉分离的痛苦。再如"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此节固然写了王熙凤如何狠毒以及她对贾瑞的惩处,还有贾瑞的丑态等等,然而区区一个贾瑞何足道哉?他那么一点丑行值得作者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它么?此回实际上还是写王熙凤。 所以这一节文字明是写賈瑞,实则写王熙凤,明为写王熙凤的狠痛,实质写了王熙凤平日的秽行。此前,焦大曾当众大骂″养小叔子″云云,″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闻得,便都装着没听见。″凤姐还要贾宝玉也装听不见,就不是偶然的了。 对以上两个例子来看,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写作特点,只是直通通的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它,那就必然成为″赋诗即此诗,定非知诗人″,也就是定非读得懂《红楼梦》的人了。相反,如果我们把握了这种写作特点,从而懂得一套与之相应的读法,就会在表面文字之外,获得更多的兴味,领略到《红楼梦》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