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复休学到做直播分享,儿子说,曾经的痛苦,已然凝成一颗珍珠
本篇作者 | 明月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插图来源 | Mikiko Noji
当值编辑 | 玄鹤

2022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儿子开启了他在网络上的第一次直播,主题为“看见我心——走出心理困顿,坚定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他说,曾经的痛苦已然凝成了一颗珍珠,而现在,他愿意为更多人去拨开阴霾,因为终会发现前方也有阳光灿烂。
看见儿子在直播中侃侃而谈,听见他超出自身年龄的智慧的话语,看到他最终走出困顿奔向光明,身为母亲的我,内心是感动、欣慰和释然,是的,我的儿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我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下面,我将儿子在直播中的分享内容做一个整理,这既是我对儿子成长的一份记录,也是帮助我对儿子有一份更深的看见和理解。
感谢儿子的经历,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陪伴”。
明月妈妈
孩子的本心原是至纯至善的,却又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点被蒙蔽,于是会选择逃避,选择颓废,选择把自己关在家里游戏度日,昼夜颠倒。父母自然是爱孩子的,却又因为爱而产生焦虑和恐怖,于是“心”也被蒙蔽了。
由此,爱无法在亲子之间流动,亲子矛盾便产生了。
然而,又是什么,让我们“蒙蔽”了这颗心呢?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竞争,被告诫适者生存,我们早早的被推上了人生竞争的舞台,从小就知道利害得失,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通常只有那个非常明确的功利目标才是重要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本应自己去找寻的人生目标,被偷换成了功利目标。
佛家说,一切皆是“相”,比如要想幸福就得赚很多钱、比如我们必须要考上一个好大学、比如我们必须要走出去……这些统统都是相,于是在这些“相”的裹挟之下,“我心”被定为一个标杆,被理念化、抽象化、语言化了。
“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于是,我们在头脑的思考之中,逐渐把“心”丢失了,我们遗忘了那颗心,只知道头脑的事。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心理疾病发病率如此之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一点点再去找回来,而困难和搓折始终是找回本心的必经之路。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在往复休学而又与世隔绝的生活中,我在空虚、悲伤与逃离中不断学习成长,我终于一点点看清了在过往,社会、家庭是如何对我加注影响,让我不能做自己而止步不前逃回家里的。
我甚至一度对他们产生了无比的厌恨,但我最终发现,我是无比爱着他们的,我是爱着他人的,于是,我开始想要冲破外壳,想要融入人群,想要成长腾飞,想要充实的生活,于是,我开始一点点去明晰本心。
即便他人即地狱,正因为我们无比爱着他人,所以才会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痛苦,正因为我们无比想要融入这个社会,所以我们才会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感受到那种永远无法融合的裂痕。
但是没关系,当你明白了自己的本心之后,你知道这是你内心想要去做的,那就去做吧,慢慢的去理解,慢慢的去感受,慢慢的一点点去找回到自己的本心。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我相信,
我们只是看着比别人多了一份痛苦,但其实却又是一份宝贵的经历,它终能让我们不会成为他人,只成为自己,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