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人,而不只是「同性恋者」的标签”|我是女同,也是…… ③
看见女同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与复杂性。
第三位讲述者是鹿鸣,她是一名基督徒。
鹿鸣
29岁
基督徒
对我来说,接触信仰和(意识到)性少数身份的两条线几乎是并行的。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氛围比较开放,从初中开始我身边就有打扮比较酷的女生,大家那时候可能不会用同性恋或者拉拉这种词汇来描述,但大家也都知道女生和女生会在一起。到了大学就更多了,而且也对多元性别有了更多了解,所以我一直不觉得性倾向的不同是什么问题。但之前认为自己是异性恋,直到大四我认识了我现在的伴侣。
信仰方面也是从中学就陆陆续续有一些接触,比如以前上课的时候一些老师包括外教都会介绍一些宗教信仰方面的知识,在国外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寄宿家庭的爸爸是当地教会的一个牧师。但之前的心态基本上是以了解西方文化为主,直到我认识了现在的伴侣。她那时候已经信主受洗了,也就是说她已经是基督徒了,之后我就经常会跟她去教会参加礼拜。2015年我出国读研,在美国那边的一个华人教会受洗了。
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她对基督信仰在对待性少数群体上的立场还是存疑的,因为那时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基督教会,大多数对于同性恋是持反对态度的,听到的信息也都是这样说的。但是我们自身对信仰的体验和外在的观点立场是存在矛盾的,所以很自然地会感到困惑,从那时候开始我们俩在这个问题上就在共同学习和探究。

对基督信仰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会认为基督教是反同的,但实际上基督教内部也有不同派别和观点,大家所了解到的一般是主流教派和观点,但它们并不能代表所有,更不代表就是正确的。宗教和信仰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我们信仰的不是基督教,而是上帝。上帝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教会告诉你上帝的观点是这样或那样,但教会的解释毕竟是人的解读,即使主流教会持反同的态度,也并不能说明那就是神的态度。传统一点的教会可能会引用经文来论证基督教反同,但每个人对经文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很有可能是本来已经有了一种反同的立场才会作此解读,而并不是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经文。
但除非一开始接触信仰时就有幸找到了一个彩虹群体友好的教会,否则大部分人可能都会经历一个挣扎或者说疑惑的阶段,因为身边的人会告诉你,基督教不接受同性恋,同性恋有罪。极端一点的教会可能会拒绝让你受洗,拒绝你来教会,甚至告诉你你要认罪,你要悔改(变回异性恋或者保持单身)。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处于一个很分裂的状态,就好像有人要逼你做选择:如果你要信仰,就要割裂你做同性恋的部分,不然你就只能放弃信仰。
包括我当时受洗时也受到过一些阻碍。我当时所在的华人教会就属于比较传统的教会,我会问他们一些关于同性恋的问题,他们一贯所持的就是反同的立场。甚至后来我快要受洗的时候,他们疑惑我怎么老是问同性恋的问题,觉得我在这件事上的观念不对,他们说,如果我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的话,就不能给我受洗。因此我当时都差点准备去一间更加同志友好的教会受洗了,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又说可以了,所以还是在那里受洗了。我回国前和教会团契负责人以及一些关系比较近的朋友出柜,其中学生团契的负责人是一位大姐,她就有一些比较激烈的言辞,告诉我要悔改,要认罪。

我自己之前当然也会有关于信仰和性少数身份的困惑,但基于我自己的体验,我总觉得我信仰的上帝不是别人所说的那样,神爱世人,是真的爱每一个人,不会因为我是同性恋,别人是异性恋,就爱别人而不爱我。我能从心里体验到,知道这种和神的关系是真实的,最终也不会去在意别人说什么了。并且目前学界也有很多对所谓“反同“经文的考证和解读,能够解构部分误读,至少让大家听到的不是只有一种声音。
我现在也会思考怎样去跟一些比较传统的教会以及牧师去沟通,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在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真实的同性恋,他们反同的观念也是别人植入的。之前教会里有的朋友在接触我之后,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好的人,觉得我信仰也很虔诚,所以当我出柜的时候,ta们是很惊讶诧异的,但不会一上来就很激烈地攻击我,ta们可能心里暂时接受不了,或者替我难过,但至少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妖魔鬼怪,或者变态,因为ta认识我这个人在先了,而不只是一个“同性恋者”的标签。

《“不支持也不反对”是中立吗?对同性恋态度结构的心理测量学初探|酷学研究⑤》
至于性少数和基督徒的双重身份给我带来了什么,我觉得它让我对信仰和自身都有更多反思。对一些非基督徒介绍信仰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基督信仰中神的爱是核心,我们要去爱神,也要爱人如己,要爱身边的人。但有些基督徒虽然这样说,却对同性恋和其ta性少数群体采取一种歧视的、暴力的态度,这难道不是有违信仰所持的观念吗?又怎么让其ta人相信我们所说和所行是一致的呢?如果我是一个异性恋者,我可能也和很多人一样根本不会去在乎这些问题,但性少数身份让我诚实地去面对“信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拷问,且更加坚信信仰的彰显不是在刻板的教条中而是在每一刻鲜活的生命中。而当我能够坦然面对上帝的时候,我也更能坦然面对身边的人,活出真实自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