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较穷小县城政府办公务员参加遴选到省会城市市供销社,这样的选择好吗?
供销社!怎么选都是供销社!
不要因为名字土就对供销社有什么偏见!
很多人对供销社缺乏足够的了解,潜意识里会觉得这是计划时代的“特产”,放在现在肯定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闲置部门,实际上供销社现在依旧是一个正部级单位,整个系统往小了说关系到每个人的吃喝拉撒,往大了说是关系到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再细究下去就涉及到立guo之本与战时储备问题了。
待遇上完全不需要担心,发展前景肯定要比县城广阔得多,就算不是核心部门,在层级上也要能碾压你的现单位,要知道决定公务员上升空间的最大因素就是平台,平台越大工作的性质也就越纯粹,升得也就越快。
退一步讲,就算是到了供销社以后工作不如意,同为省城,去往其他部门不比小县城容易的多?
再说了,省会的各种资源它不香吗?医疗、教育这些都是小县城想都不敢想的啊,双编制家庭能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过得舒舒服服,年纪轻轻不要把自己的路走的太窄。
我毕业之后也是想着离家近一点,考了周边县城的乡镇岗,因为生活实在是糟心,最后考了三次遴从乡镇走了出来,那感觉,跟新生一样。真的,听兄弟一句劝,能往上走就往上走,把目光放远一点。
如果你担心自己考不上,可以花五分钟时间把这篇文章看完,我把遴选的备考要点简单整理了以下,能帮你走不少弯路。

一、抓住重点不迷路
➽遴选的考查方向:
文字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政策理论水平。
➽遴选的笔试题型:
案例分析:有实务题,也有热点题,都是给一段材料,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个人知识储备进行作答,想要拿高分,除了抓住重点,还需要和现实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先分析,后解决。
公文写作:考查形式比较多变,有让你直接写的,也有让你改错的,需要对每种公文的格式要求了如指掌,特别是一些不常用的公文类型,更要熟练掌握,越是不常用的公文越容易错。
文章写作:也会给出一则材料,是长是短不好说,这个看地区,具体的考试内容也看地区,有像申论一样写策论文的,也有变着花样来考的,但不管题目形式怎么变,考的都是写材料的基本功。
填空题、简答题:这种客观题中央遴选没怎么考过,但有些地方遴选会把省情省务当做知识点来考,一般都是以这种形式出现。
➽遴选的考情分析:
了解了最基本的信息之后,最好找出目标省份近几年的真题看一看,主要看命题习惯,有些省份一年一个样,有的省份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从全国范围来看,遴选试题越来越侧重实践,考查方式也有别于申论。

二、学习路上的备考要点
1.工作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遴选笔试的考试内容和日常工作关系很大,比如各种办文办会办事,平时就算没有负责过也肯定见过,单位的各种报纸、文件都可以作为备考资料来用。
再者说,遴选还有一个差额考察环节,如果你报的不是萝卜坑,用人单位肯定会把每个入围者查个底儿朝天,工作实绩是很重要的考查内容,如果本职工作就没做好,用人单位大概率不会要。
2.整体规划量身做
刚开始备考的时候,最好按照考场要求自己做两到三张卷子,不要做太久远的,最好是21、22年的,紧跟命题趋势走。做完以后简单对一下答案,评估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在哪个档次,把自己的不足分条列出来,然后再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然后就是根据备考时间做一下简单规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1:2:1的比例把时间分成“打基础—做提升—搞冲刺”三个阶段,想清楚每个阶段学什么、怎么学、最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这个计划不必过于细致,只需要把学习的步骤分开,做到心中有数就行。
3.转变工作思维
如果要我说备考遴选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答案肯定是“思维”二字。
对比其他的应试型选拔,遴选更像是求职找工作,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人岗适配,最关心的是你能不能胜任。招之能战,才是用人单位要找的人。
在县镇岗位呆久了,思维难免会有些僵化,毕竟工作时不需要考虑太多,做好上传下达,执行命令就行。
而上级单位的工作多多少少都和决策有关,就算你不是决策的拍板人,也是决策的参与者,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这和基层工作截然不同,一些开大会的工作经验对于新的工作内容几乎没多大帮助。
所以,平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通过学习和思考促进工作思路的转变。
我备考时主要用到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研究上级单位下发的文件,逐字逐句地阅读,学习上级单位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尽可能地还原高层想法。
二是跟课练习,我当时用的姜宇遴选全课,老师讲课时会借助剖析案例的机会讲解高层思维,这样通比较轻松,效果也不错。
比如说“分析***问题成因”的题目,这类题对逻辑思维要求很高。老师为了避免把“原因”和“表现”相混淆,会先把“表现”圈出来,然后继续深入分析,把网状的认知梳理成线性表达,从主要原因分析到次要原因,照顾到材料的每一点。
这样回答既完整又有深度,整个思路很流畅,跟着通几遍,多做笔记,慢慢的自己思路也就通了。

4.深入理解政策理论
对z策理论知识的考查覆盖了遴选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公务员,不仅要熟记z策理论,还要以此为指引、依托开展具体工作,如果浮于表面,不仅工作做不好,写出来的材料也会有严重的“拼接感,如果在考场上写出这样的答案,低分是跑不了的。
平时学习政.策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多看看求是里的z论文,没事的时候多逛逛qiu是官网,看看大佬们对z策理论的深层次解读,最好是能把这份体悟带到工作当中去理解,去践行。
5.高效的积累方法
借鉴和揣摩是每位笔杆子的必修课。
平时积累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最懒的方法就是大杂烩,平时在网上看到好文章,就把精彩的部分截图放到文档里,粘贴复制大法永不过时。如果是纸质文章,也可以直接剪下来,放在文件夹或档案袋中。

进阶版的素材积累方法就是分类整理,可以按照涉及领域进行分类,比如农业、教育、医疗、科技,也可以按照素材类型分,比如金句、文章结构、重要讲话。
平时练习写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素材库拿出来翻一翻,借鉴借鉴,找找灵感,练得多了,就能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思路。
6.紧跟热点
一名优秀的公务员,一定要跟紧时代步伐,对于新形势、新思想的学习一定不能懈怠,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只要能紧跟热点动态,考官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我备考的时候每天的新w联播是必修课,人m日报中的时评文章更是一篇不落,这些新动态考试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能考到,但也是写作时的好素材,非常有用。
7.真题锤炼思路
遴选真题的作用不单单是查漏补缺、临场模拟,更重要的是进行思维训练。
我每套真题都会做两遍甚至更多,做完第一遍以后,我会先对一遍参考答案,找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旁边做好批注,最后再结合姜宇遴选中老师讲的答题思路修改一下自己的原回答。
做第二遍基本上也是这个步骤,只不过修改的时候要把自己第一遍的答案拿出来,两相对比,看看这次有什么长进,那些依旧没有注意到的点就是接下来学习的重点。
这个过程比较繁琐,但是效果很好,各位可以自己试一试,记住,每遍的时间间隔最好在两周以上。
对了,字也要多练练哈,笔试的时候能够给你争一个印象分。

三、面试碎碎念
1.场下准备要做足
场下准备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做好功课。
遴选面试的问题大多数都比较偏实践,而且用人单位有很大的话语权,如果回答和用人单位的办事方法、思路比较契合,会很加分。
用人单位的官网一定要多看看,最好把近一年的官方信息都浏览一遍,题主不是报的供销社吗,农资下乡的相关工作可以多了解一下,三农z策最好也深入学习学习。
2.场上答题不能乱
上了考场,见了面试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
一是情绪表现要沉稳,没有领导喜欢毛毛躁躁的兵,一定要展现出一个沉熟稳重的形象,就算是被问题难住了,眼神也不要到处飘,遇到难题就慌了,领导怎么能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你?
二是回答问题要沉稳,语速不要太快,最好是声音洪亮,娓娓道来,在内容上,答题不要太过激进,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但过分的标新立异只会引起领导的反感,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四、最后
好啦,就这么多吧,我走到现在,一直都深信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路有多长,只要走好每一步,总有一天会到终点。
与君共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