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小岛——金梭岛
五月四号,我和小狐狸去了大理洱海中的一座小岛。这座小岛因为形似织布的梭子,所以叫金梭岛,是一个白族渔村小岛。我们去的时候已经过了节假日,所以没什么游客。
有一艘简陋的渡船进出小岛,距离实在很短,用不了五分钟就能到对岸。我们坐船的时候,小狐狸带着我的帽子在船舱外拍照。风一来,把我的帽子掀到了海上。小狐狸立刻一脸委屈地望向我。我看见蓝帽子突兀地漂在绿水上,离我越来越远,便立刻逃避去救它,转头不再去看。心里很难受,那顶帽子跟了我五年多,陪伴了五个夏天,今天眼睁睁地看着它落水却无能为力。虽然只是一顶帽子,心里却空落落的。我想它大概是沉海,或者被当成垃圾打捞起来送进垃圾场了。一想到永远失去了这顶帽子,心里就很自责。至于小狐狸,我心里当然怨他,一句话也不想跟他说。而且,之前我明明提醒过他,要好好戴帽子,不要被风刮跑了。他真是太可气了!可是,到了岸边,我还是立即让他买了一顶新帽子。毕竟,他之前已经被晒伤了(因为他不听话,死活不擦防晒,只能说是活该!),接下来还有好几天的行程。这次,他没有那么多毛病,干脆麻利地挑了一顶。
来之前就听说岛上有龙宫,所以第一站就去了那里。所谓龙宫,其实就是一个钟乳石洞,加了些五颜六色的灯光。洞很小,不到十分钟就能走完,实在是没什么意思。里面有歌舞表演,我欣赏不了舞蹈,觉得十分无趣。而且音乐弄得震天响,耳膜都要破了,这么高的音量不会把石头震下来吗?总之,九十八的票感觉很亏。
虽然接连发生了两件不愉快的事,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座小岛的。它就像个四面环水的世外桃源。又美又安静,离世界很近又很远。向外看,是平静的海面和连绵的群山,如在画中。向里看,是飞檐翘角、白墙黑瓦的白族传统民居,再加上蓝天白云,这些景象定格在一张照片里,也是有特色的美景了。而且,我还看到他们几乎家家门外都有一块小地,种着绿植或花。好几个男人在海边钓鱼。这里的人真会享受生活。我们坐在岸边的一处台阶上发呆时,一对年龄很大的爷爷奶奶非常热心地走过来,说那里很危险,不要往下走。我们在表达谢意和表示我们会注意安全后,两位才慢慢离开。两人都拄着拐杖,奶奶在前,爷爷在后,慢慢走在晚风中。这就是相伴到老吧,他们的爱情和善良的心一样美好。希望他们相伴长寿。
远山淡影,不时有鸭子扎进水里再冒出,窄窄的小路上偶尔遇到几个穿着本地服饰的人,真安静啊,我说话都不自觉压低了声音。虽然临近傍晚,路上也没几个人,但完全不感到害怕。也许是因为小狐狸,也许是因为这儿自带的温馨和谐给人一种安全感。
临走之前,我们穿过梭子中间去了西岸,本来想看夕阳,却晚了一步。商业不会放过任何美景,这儿也不例外。与东岸的本土化风情不一样,西岸豪气冲天,沿着海边建了一溜儿豪华民俗,巨大的落地窗、满墙的书架、橘黄色的氛围灯,总之,充满又昂贵又文艺的气息,让我望而却步。查一下价格,一晚就一千加。果然,不是我等穷人能消费得起的。住不起一千多的房间,但我们放的起十块钱的烟花。十根烟花,被不算肆虐的晚风吹灭了近二十次。我再一次佩服小狐狸的耐心,他居然一根不落地放完了。在他放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小观众。民宿的二楼,一个爸爸抱着刚刚及他小腿位置的小孩儿,那个小孩儿在烟花被点燃时发出啊啊啊的欢呼。这个小孩儿真开心啊!
我们离岛的时候,天已完全黑透。在岛上看到陆地上的灯光璀璨,显得这儿更加安静了。渡船本来每十分钟就有一班,这次却等了近半小时。来了才知道,船来晚是在对岸等人装沙子和水泥。岛上物资匮乏,建筑材料一应需要从陆地上运,这些可能是那些正在建造的新民宿的材料吧。船来了后,我们要等工人把材料都卸完后才能上船离开。工人是三四个妇女,来回背了七八趟才背完。我们上船后,他们也一起上船了。对岸的泥沙还没装完,不知道还得运几趟。那时已经九点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