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系社会始母神到父系二棵树。
中国田园女拳,特别喜欢拿母系社会来说事,实则上她们对于母系又不是太清楚,只是看中母系社会女祭祀和姐妹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所以,我今天讲一下,母系社会下的大母神(始母神); 在此前,先讲,什么样的女性是值得尊敬的;不是因为你是女人,所以男人要尊重女人,这个逻辑是不对的。正确的逻辑是:一个人为何会尊重另一个人。 我先提一下《红楼梦》中的贾母(史太君),有雅量、待人宽厚、祥和、善良、有地位不摆谱、惜老怜贫,这样的女性才是尊重的对象。也是女性应该学习的榜样。而不是学1.王夫人,佛堂进得不少,但一巴掌把金钏儿打到井里去,表面演仁慈,实际心里没有真宽厚与善良;2.王熙凤凡事离不开钱,功利得失算尽,最终自己也路尽;3.秦可卿爬灰,做事没有规矩没有体统,那就早晚自己把自己带上绝路。 前面铺垫讲完,现在说说母系社会大母神(始母神)——单性生殖的女神——女性造物主 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母系或从母亲属制度下,有作为万物之母的女神的崇拜;象征生命创造的母体符号,女神就是大自然和大地本身, 四季流转的生死轮回。 大母神同时还作为一位永恒的再生者、保护者和养育者而体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母系社会中,男人并不是跟作为其性伴侣的女性共同生的,不可能确立父子关系,无法知道哪个男人才是孩子的生身之父,即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父子关系的确认是后来的父系文化赖以成立的基础之一。父子关系无法确认这一事实,对古代的社会结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既然无从知晓谁是生身之父,母亲一方的亲属关系自然就成为家庭的轴心,这样的家庭就成为母系家庭。东西方的亲戚关系中舅舅的地位相对较高,这就是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 大母神身体被认为是能够单性生殖的,单靠其自身就能生儿育女。古代宗教对此津津乐道。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宗教的中心就是阴性的权力,大量的女性符号就是明证。在女性身体被视为造物女神之同时,整个世界则被视为女神的身体,总是生生不息地从自身孕育着新的生命。新石器时代的艺术充斥着阴性特征,触目可见的是女人身体,尤其是其生殖器官。这个就是学术上有个专有名词:孤雌纯阴生万物(不仅生万物,人、神,各类生命都是大母神生育的)。→所以,母系大母神是代表生殖、哺育和生命、死亡、再生各个阶段化生的标志。 中国田园女拳讲的不生育主张,这个和母系社会大母神的精神内核是违背的,母系典型特征是鼓励女性生育,并且把生育抬上神坛。所以,我才讲中国搞田园女拳都是没文化不读书的人。 中国的始母神的代表就是女娲,作为母系氏族社会共同的精神偶像,女娲应该是创世神,具有开辟鸿蒙与化育万物的功能。《抱朴子》:女娲地出,这表明女娲是地祇,后土地母元君原型就是女娲。 婚姻也是始母神定下来的。《绎史》卷三引《风俗通》: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路史》卷一一《后记二 禅通纪》: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媒之神。 这个时期,母系始母神开始向父系转变了。母系→父系这个是进化,人类婚配制度结束了动物式滥交和寡头垄断,这二个问题。保证了增加、保全、优先子嗣的实现。 动物式滥交→会近亲;寡头垄断生殖资源→会破坏人类基因多样性。 女拳人士可能借用美国生物学家谢尔盖伽伏利的观点:人类男性向女性提供食物、保护、其他资源,促成婚配制度,所以宁可坐宝马里哭,并没有错,找男朋友、找老公就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男人不向女性的我提供资源、财富与保护,我为什么要跟从他呢? 对于女拳这种观点,可以反驳:1.马斯洛六个需求中,生理和安全是人和动物共享的,较低层次的需求,作为“人”应该多看看,符合本物种层次的事。2.男人提供衣食成为女人的经济资源,未必就是成立婚配制度,他可以“一夫多妻”,在你作为他的“生理资源”枯竭后,他会可以单方面“休妻”,中断资源供给,作为“人”有点经济概念,这种没有保障的事情,去做? 到这里可以看出母系始母神代表的思想,需要父系更为优化来统合,这就是孤雌纯阴生万物被阴阳二元创世生万物取代。《淮南鸿烈解》卷七《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阳神是伏羲,阴神是女娲;阳神为东王公,阴神为西王母。 此时,就是代表父系时代辉煌的来临,人类文明二大树(科技树和哲思树),在进入父系时被点燃,从希腊先贤、沙门运动、诸子百家的轴心时代,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瓦特、爱迪生、约翰·阿塔那索夫的工业革命。这就是我们人类文明的基石、柱石。这是在父系、父权下,建立起的二大树的整体框架。在我看来,人类在进入父系那一刻,可谓:朗,大明于冥室,奏,玄响于无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