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对话录1
这段时间,持续在跟心理咨询师探讨交流。
活到32岁,有了更宽的视野,但毋庸置疑多了很多个性的糟粕,是时候需要有个人来拨云见日。
几轮下来,我们探讨人际关系,探讨亲密关系,在循循善诱中,慢慢发现,问题的原点,回归到了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举止影响太大了。
在高中之前,我觉得我的家庭给到我的营养是正向充足的,可能直到刚开始工作,都这么认为。但到了现在,到了这几年,我发现,家庭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我有许多不足,不足到我自己有时都厌烦。但仔细想想,这些行为,大部分,都是从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整个家庭所带来的。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可怕之处在于,它还会继续传递。
现在的我拥有了3岁的女儿。她在3岁开始发浑,每天不听话,左耳朵进说yes,右耳朵马上变成没听见,继续干。
我每天都在心理复建。
早晨,我一边忍受着起床打工的烦闷,一边经受着她赖床、不喝奶、洒奶、不刷牙各种不配合的折腾,我去上班,烦恼暂时没有了,但我回到家,当我马不停蹄做完一桌饭,她丝毫不动筷子,一顿饭吃2个小时,撒得满地时。我的愤怒就达到峰值爆发,我会不遗余力地拿衣架打她。就如我年幼时,我的父母打我那样,我巴不得她痛,她哭。
她不睡觉,一直到11点不睡,我没有自由的时间。我很烦躁,我希望她早点睡,她已经半年不怎么长身高。我会又开始暴躁。
直到深夜她睡去,又开始了忏悔,开始了母慈女孝的重构。
我时常对她喊话,那些话都是我脑海里记忆中父母对我冷嘲热讽的那些话。
她也开始变得大嗓门,态度差,暴躁。
父母对你怎么样,你就会对你的孩子怎么样,你对你父母怎么样,你的孩子也会对你怎么样,心理咨询师告诉我。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下一个我。
你如果能对你父母好,不是你向他们认输,而是你比他们更好。心理咨询师又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