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胆汁酸降低蛋鸡肝胆疾病发病,并提高产蛋率、降低料蛋比
现代化蛋鸡养殖业中,集约化程度不断增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环境变化、配方原料不稳定、疾病频发等因素也给蛋鸡养殖持续的带来生理和以及病理性的负担压力,蛋鸡肝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使胆汁酸的分泌无法满足机体的正常需求。
1.蛋鸡肝胆病高发
随着人们对产量和效益的不断追求,蛋鸡也承担着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肝脏,作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是机体内“最大的加工厂”,承担着不小的压力。蛋鸡38周到淘汰期间的肝脏受损情况非常常见,其发病率能大大60%-90%,其中由脂肪肝引起的死亡率达到50%-70%。

2.蛋鸡脂肪肝及其危害
蛋鸡脂肪肝,也被称为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在产蛋鸡中尤其是在38周之后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疾病是由于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和在肝外转运中不平衡而引起的。这种疾病的解剖结果显示,腹腔内脂肪量沉积很多,特别是在腹部、肌胃和腺胃周围。此外,肝脏也会肿大、出血、质地脆弱,并且易于破裂。
脂肪肝的发生给蛋鸡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例如死淘率增加、产蛋率下降、料蛋比增高、蛋壳质量下降等问题。
造成蛋鸡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
1)营养过剩:
主要指饲料中过量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在肝脏中储存起来。
2)营养缺乏
如果饲料中缺乏(或不足)胆碱或氯化胆碱、甜菜碱和蛋氨酸等营养素,脂肪就无法正常运出肝脏,会在肝细胞中积累。
3)运动少
由于蛋鸡被关在狭小的鸡笼中,运动能力受到了的限制,能量消耗也大幅度降低,导致多余的能量就会被转化为脂肪。
4)激素影响
产蛋的高低与母禽体内雌激素活性水平密切相关,因为雌激素会促进肝中脂肪的合成与沉积。
5)毒素影响
霉菌毒素会对肝脏造成不小的影响。比如,黄曲霉毒素等毒素会损伤肝脏,导致肝脏脂蛋白的合成能力下降,降低脂肪运输的能力。
6)其他因素
饲料中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氧化酸败、抗氧化因子如维生素含量下降等导致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损伤肝脏,进一步影响鸡的生产性能。
3.胆汁酸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胆汁酸可以促使肝脏分泌大量的稀薄胆汁,将霉菌毒素、药物毒素、代谢毒素等通过胆汁从肝脏中排出。另外,胆汁酸也具有分解或结合内毒素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肝脏的健康。
蛋壳成分主要由碳酸钙构成,钙的吸收、沉积和排泄受维生素D3及其代谢物的调节,如果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佳,蛋壳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但胆汁酸有助于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改善蛋壳钙化不佳的情况。
在一项实验中,选择了245日龄的罗曼褐蛋鸡共60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个组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中有10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而试验组则添加了60ppm胆汁酸。在预试期的7天和正试期的30天里,进行了控制和观察。
表1 胆汁酸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注:同行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通过表1可知: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产蛋率有明显的增加,同时料蛋比、非商品蛋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
选择300日龄海兰褐蛋鸡50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60ppm胆汁酸,预试期10天,正试期42天。
表2 胆汁酸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通过表2可知:跟对照组相比,无论是第6周还是第12周,日粮中添加胆汁酸都可以显著改善蛋黄颜色、蛋壳硬度和蛋壳颜色。
综上,蛋鸡生产中添加胆汁酸能改善肝脏健康,增加脂溶性维生素和钙的利用率,不仅能改善蛋鸡生产性能,还能改善蛋壳质量,给蛋鸡养殖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