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几千年来,“吉祥”二字是表示福瑞喜庆、诸事顺利等美好寓意。逢年过节我们给亲朋好友送祝福都会说上一句“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岁岁平安”……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那么大家知道这些吉祥话的由来吗? 先浅透露一下,这些都有“谐音梗”的小技巧哦。比如“大吉”是“大橘”;“万事”是“万柿”……旧时江浙带流行正月初一放橘子和柿饼来象征百事大吉。没想到当今社会流行的“谐音梗”其实早在几百年前古人就已经熟练运用到吉祥话里了。
可见,”吉祥“二字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有深入基因的情感的。我们常在史书或者博物馆里看到古人的字画,或者生活用品上都有着各种图案,你们知道这些图案背后的寓意吗?它们和我们熟知的吉祥话是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你不可错过我接下来要介绍的这本书《吉祥谱》。目前在豆瓣评分9.2,当当网销量排在100位。这是一本解读中国明清时期,传统吉祥图案装饰艺术的精心之作。本书的作者是文化学者,文化投资人,品牌咨询专家李宏震和文化学者,资深公关人士徐洁佳联合编著。李宏震近十年一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扶植工作,深耕中国传统木版水印版画的收藏、研究、修复和再设计工作。徐洁佳一直从事非遗工艺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再造工作,积极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纹样丰富的故事内涵推向大众市场。两位作者在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研究时,发现大家对吉祥图案的出处和产生背景并不了解,从而对于“吉祥”二字产生了误判,于是觉得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吉祥图案的产生背景、应用场景和使用习惯等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说明,让大家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吉祥谱》融合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吉祥图案,按照“福、禄、寿、喜”四个部分精心排列,共有100幅绚丽多彩的图案,每一幅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配以简明易懂的注解,并且结合有关联的诗句,更加生动的让读者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一,福,佑也
“福”字篇里,收录了32个吉祥词语,比如我们熟知的“三阳开泰” 配有三只羊站在骄阳下,预示新的一年吉亨兴盛。文中着重解释了“三羊“为何是”三阳“。原来是与《周易》中的泰卦有关。《周易》六十四卦之一的泰卦正好是乾在下,坤在上的卦象,也就是三阳爻在下,所以就成为”三阳开泰“。而“泰”字在《周易》中也有记载,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总体意思就是万物通畅的意思。另外,泰卦也成正月志卦。正好是冬春交替,万物滋生,这样古人将“三阳开泰‘作为新年常用的祝福语,预示来年诸事通达。

宋朝词人马伯升笔下《水调歌头.瑞应杉溪县》中有“庆兆三阳开泰,散作一团和气,无地不春风。” 印证了冬春交际时节的自然景象。

下面的图中有菱角、荔枝和灵芝,用谐音去理解的话,就是“菱”音同“伶”;“荔”音同“俐”;“芝”谐音“痴”。大家都知道菱角和荔枝虽然都是吉祥果,却不及灵芝贵重。此图为“伶俐不如痴”,它的出处来自宋代著名文人苏轼的《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感慨于自己波折的一生,所以不希望儿子过于聪明,希望他们能愚钝刚直一些,无灾无难直到高官厚禄。这也是全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吧。
二,禄,福也
“禄”字篇收录了32个和学业仕途有关的吉祥词语,影响深刻的当属“五子登科”。画面中是雄鸡和五只雏鸡在鸡窝里。“窠”字与“科”同。登科,就是科举高中的意思了。而这个“五子”其实是有典故的。在《宋史。窦仪传》中记载了五代后周时人窦禹钧,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他有五个儿子。个个都品学兼优,先后高中进士,号称“窦氏五龙”。我们的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就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可以看出这个典故在民间很受老百姓们的喜爱,谁不想家里的孩子都能像窦家五个孩子一样金榜题名呢。

这都是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现如今教育理念也随时代变迁而改变,更多的父母更加希望孩子能平安长大做自己就最好。
三,寿,久也
“寿”字篇里收有18个吉祥词语,"长生不老"大家都熟悉吧,这里面的“长生”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花生,《本草纲目》里对其有所记载,花生花谢落地后结果,就被称为“落花生”。古人认为,花生有滋补益寿的功效也就将其称为“长生果”。还因为它有成串的硕果,也象征着多子多孙。

同时也收有比较冷门的祝寿语“三多九如”,好奇是哪三多?九如又为何物呢?画面里有九把如意环绕着中间的三个水果“佛手”“桃子”和“石榴”,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圆形的构图又有圆满之意。“佛手”的“佛”字谐音 “福”;桃子自古就是传说中的仙品;石榴因为火红的颜色和多籽的果实也就成了象征多子多孙的吉祥代表了。“九如”不单单是九把如意的意思,它出自《诗经.小雅.天保》中有提及"福瑞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以日月、山川、丘陵、松柏这些意象,恭祝福寿绵长。九如连用,展示了一种浑厚的想象力,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把联想推到你面前。

相传此诗是为西周末年的周宣王所作,宣王继位后,对内整顿朝政,对外抵御侵扰周朝的外族,让国家得以短暂的繁荣了几十年。周宣王的老师召伯虎为了歌颂君王和为国家祈福作了这首诗。
我们经常能在瓷器上看到猫戏蝴蝶的图案,单独来看就只是猫和蝴蝶而已。但是将二者融合到一起,“猫蝶”谐音“耄耋”,象征长寿。以“猫蝶”搭配牡丹花,寓意富贵耄耋;诸如此类,都是祝寿常见的吉祥图案。不得不说古人将谐音梗拿捏的相当精准到位。

四,喜,乐也。
“喜”字篇里18个吉祥语,“龙凤呈祥”应该是可以占据榜首的吧。在各种地方都能看到龙凤的图案。龙、凤、麒麟和龟合称为“四灵”,古人认为天子善于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四灵就会呈现祥瑞之兆。龙凤呈祥也就象征天下太平,国家昌盛。后来在一部记载道家传说的故事书《列仙全传》中收录了一个典故,传说萧史是得道之人,擅长吹箫。秦穆公将女儿弄玉嫁与萧史为妻。萧史叫她吹箫,引来了凤凰。于是,秦穆公修筑凤台。后来,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双双飞升而去。这段神仙眷侣的传说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给“龙凤呈祥”增添了象征婚姻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

传统文化中,龙好水,通天善变,兴云雨利万物,是力量的象征;凤喜火,示美兆瑞,安宁祥和;二者结合就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历代君王喜欢用真龙天子象征自己的地位;在明清后,凤也成为女性最高权利的代称。那么龙凤呈祥也就代表祝福词类的最高“礼遇”了。
翻阅这本书后,再次看到印刻在瓷器、砖雕或刺绣上的传统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风俗以及语言艺术的精华之所在,代表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这些图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传承,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祥图案时,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寓意,以及其丰富的历史渊源。
建议想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或者从业者,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作为入门级的通俗读物阅读起来毫无压力,轻松舒适的了解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