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最会摸鱼的女人,没有之一

Sayings:
我真替现在 20 后的小孩捏把汗。
毕竟,现在年轻妈妈带娃主打一个“快乐”。当然,主要是自己快乐。
抢孩子玩具的、和宝宝打架互揪头发的,哄睡孩子后偷吃他奶酪棒的、孩子摔倒第一反应拍视频的......
好像大家一下子想开了,当妈也没啥苦大仇深的。
以前那些贴在“妈妈”身份上的符咒:“要母乳亲喂”、“当妈不能化妆”、“孩子 3 岁前得跟妈妈睡”......全失效。
比起以前拿“妈妈”当事业,现在把“妈妈”纯纯当份工作——

感谢打工提前锤炼了这一代年轻妈妈的精神状态,让她们更自如应对这个身份、更轻松混迹“娃场”:
“原来用打工的思维当妈,真的可以战无不胜。
01

只要胆子够大,出差就是天赐的摸鱼良机。
当妈也一样,离开了家,总能喘口气。
听着视频里一千多公里外的“妈妈呢,妈妈呢,妈妈呢”,真是爽!

孩他爸在 “concall” 里絮絮叨叨:
“儿子洗了脚又拉屎,洗完屁股又要吃蓝莓,吃完蓝莓不睡觉开始找妈妈,他到底啥时候才睡觉啊?”
我在 mute 掉他前,赶忙敷衍一句;“你快哄睡吧,我要继续写稿子了,拜拜。”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珍惜每一刻外出的机会,也给爸爸几次当超人的机会吧。
02

当妈后我狠狠共情了领导,画大饼虽然恶,但确实好使。
儿子不想走路,耍赖要抱——
对儿子说“今天多锻炼点,姥姥会给你做红烧肉哦~”
一边跟我妈发微信:你的好大孙要吃红烧肉,还非馋你那口。
儿子不想自己收拾玩具——
“妈妈给你准备了一个神秘礼物,你收拾完就能收到了。”
啥礼物?我馋西瓜了,10 分钟前刚下单一个,反正也吃不完。

儿子长大后别怪妈妈,人之初性本善,妈妈是被职场妖魔化了。
03

众所周知,打工的核心不在于完成多少工作、解决多少问题,而是时时出现在老板眼前。
带娃也一样,主打一个陪伴。
娃不顺心在街上滚地板, 咱也不用着急上火。
拿出陪老板加班的劲头,开始摸鱼,拿起手机在旁边疯狂刷。
看我的流量先刷空,还是你先能哭累。

04

职场里的情商高,最直接的表现是嘴甜,几乎能解决职场里半数以上的麻烦。
同理,当妈也一样。
“爸爸尿布换得好好啊,妈妈怎么总是贴不牢?”
“爸爸一喂饭,就都吃光啦。”
“爸爸真厉害,抱宝宝一路都不累。”
围着她爸一个劲儿地夸,情绪价值拉到满格,就不信他不配合。
嘴上忙一点,手上就能闲一点。
做一个无情的夸夸机器,不比当任劳任怨老妈子强多啦?
05

现在一说养娃,就好像是军备竞赛似的,辅食机、研磨碗、感温勺,搞一大堆麻烦得要命。
上次我闺蜜说,她喂儿子吃一个苹果得分三顿,定时定点生怕孩子不吸收、不消化。
我家娃就不一样了,喂什么喂,6 个月就开始自己手抓菜吃。

吃多吃少全凭本事,现在 7 个月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巨棒,抓、捏、抠、按都不在话下,用不了多久怕是能自己扣扣子了。
这样会不会太苦着娃?苦就对了!
引用老板圈很火的一句话术:“当你感觉苦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成长。”
06

孩子不吃饭就饿一顿,不穿拖鞋光脚跑,我就把鞋子扔远。
得清楚,这些可不是我妈没当好的过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要勤于复盘,这样才能梳理出其他部门的问题。
我还会每天问他一遍:“你爱我吗?”一直问到回答“爱”为止。
再补一句:“我这么爱你,你必须爱我。”
精准复盘 + 对下管理,我在这段母子关系中过了一把当小中层的瘾。

07

我之前是时间管理大师,产假的 3 个月里,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填得超满。
后来发现,带娃就像上班一样。比能力出色更重要的,是「成果可视化」。
小时候练田径也吃过苦,但养孩子的苦可不一样,因为投入了时间也看不见成效。
哄孩子睡觉一抱就是三四个小时,打扫屋子也得两三个小时。
但家里一直整整齐齐,孩他爹根本不知道我每天花了多大心力。
现在学聪明了,老公一回家,就把孩子塞他怀里,嘴里喊着膀子、脖子、手腕子轮着班地疼。
散落一地的玩具、换下来还没扔的尿不湿,都得慢慢收,这些辛苦被亲眼看见才算得上是工作量。
现在他逮谁跟谁说:“带娃太难了,我媳妇可太辛苦了!”
职场诚不欺我,执行优秀的人永远做牛做马,还是得会一些管理技巧。
08

一岁半,我就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了。
不少人指指点点,说我“狠心”、“不配当妈”,但不帮忙就没权利指手画脚。
我开店的,一开始也是带娃看店,但一岁多的孩子好奇心重,跑来跑去,店里人杂根本顾不到。

一咬牙,跟老公商量好就送去小小班了。
现在,宝宝会自己吃饭,上厕所会跟老师说,我忙的时候就搬个小板凳自己画画哄自己,比一些 3 岁小孩还懂事、乖巧。
娃是我自己 own 的项目,我自己做主,若有旁人叨叨,就用最终业绩塞住他们的嘴。
09

俗话说得好,不会带团队,就只能一个人干到死。
工作这个事儿,最忌讳的就是大包大揽,必须学会下发任务和责任。
我在读博,科研任务重,同时带娃真挺吃力的,主打一个“活着就行”。
除了亲喂,其他时候全都分配给爸爸,爸爸还会「外包」一部分讲绘本、做辅食交给奶奶。

孩子现在特别活泼开朗,更绝的是,家里每个人、同时、都坚信、自己跟宝宝最要好了。
白天娃营业一天,到晚上轮到我带的时候,一吃奶 5 分钟必睡着……
省心省力,全家开心。
【写在最后】
用打工思维当妈的内核是啥?相信看到这你隐约品出了点滋味——
不是摆烂。
而是杜绝“个人英雄主义”。
成熟的企业不会全靠任何一个人推着转,成熟的娃也不是靠一个妈卷出来的。
像是世界蹦床冠军、现省队主教练@ 罗丹 说的:“对学生,我的期望很高,但对孩子,我想给他们更多时间自己成长。与其高要求孩子,不如高要求老公。”
说到底,“带娃”和“打工”最大的共同点,它是一项优化分工能实现最优解的团队协同作业。
过于优秀的个人,只会瓦解团队中其他角色应该发挥的作用。
扮演好本分、结果导向、适当放松,娃会在每个关键的 ddl 节点自己长大。
老公、爸妈、公公婆婆,也能各自发挥好自己的职能。
从前我们劝解每一个打工人,放弃救世主情节,公司少了你不会转不了。
今天,我和每一位新晋宝妈、或准宝妈也小小对齐一轮。
请你笃定,不折腾自己,孩子也会按时、平安、快乐地长大。
撰稿:陈小睡
设计:南湖先生
责编:挺挺


新世相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朋友圈晒留学的那帮人,正在悄悄崩溃 (4人喜欢)
- 这才是抵抗生活“无意义感”唯一的办法: (3人喜欢)
- 年轻人说不出口的话,今天她全替你说了: (2人喜欢)
- 一个优秀的学生不想当医生了,原因不止在“4+4”学制 (11人喜欢)
- 我想拍下18位妈妈的手。她们的手里,握着所有的女性议题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