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2
01·始计篇 与儒释道相比,《孙子兵法》更像是一份使用说明书。后者会弱化德行部分,因为它受结果导向驱动,取决于自身立场,服务于个人意向。(“胜利”是作战成功的唯一目标)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1)以“始计”开篇,就是把打胜仗作为目标,开始计划。目标确定,计划制成,就要避免不合时宜的“仁慈”。以成败为定论就意味着它本质是残酷的,优柔寡断万万行不得。 (2)“诡道”不是骗,而是“变”,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 (3)要懂得借“势”而为,先发制人,创造有利的“势”,来作为外在辅助条件。 (4)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使其怒而失去理智,对方小心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 (此段可以看出,它所说的不是“以刚克刚”的硬磕而是“避实击虚”,借力打力) (5)五事“道、天、地、将、法”是硬性条件,想要克敌制胜需灵活操作。就像玩扑克,抓什么样的牌是给“五事”定调,如何出牌是上段的意义。 不过“道理”始终是道理,就像看了八百章攻略,但不妨碍我五分钟打出gg。如何解决得以达到目的,比了解这些“道理”要难上许多。
但在这之前,我认为要先确认“范围”。除游戏的虚拟世界,我不是一方统帅,也没有能力拯救苍生。这不是“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而是“力微难负重,言轻劝人无人闻”。 并且,如果将《孙子兵法》融于自身,它确实是个人的结果论。因此,我不认为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注解给的例子完全适用。
你有必要因为被路人无意踩了一脚,偶尔与邻居闹得不开心,某个项目没有和同事得到相应的回馈,朋友几句话让自己不舒服而翻开《孙子兵法》想着怎么应用、对付他们吗? (当然我说的例子不适用,也不是说勾践是因为夫差踩了脚,庞涓天天骂着孙膑,南越是大汉的傻邻居,晋文公退避三舍是因为和楚王是好朋友。正因为他们不是,所以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社交,还是要收收心思,否则怕是贻笑大方。) 除开这些,其他情况就因人而异,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回如何应用这些“道理”,我能想到的,一、明白自己想要的;二、它一定是长阶段;三、要沉得住气;四、要知晓人性;五、要了解自己与对方;六、多思多想,随时调整;七、评估方案完成后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八、预留备用方案;九、切莫贪得无厌;十、以坚定的决心作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