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一本能让你明白输出重要性的书
在拥有海量信息、变幻莫测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将传统的多输入少输出的思维模式,转变为“输出优先”,获得实质性成长!
你是否是只知道埋头学习和读书,却无法将脑海中的海量知识诉之于口的学习爱好者?
你是否有过在试图表达内心想法时,话到嘴边却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声音,或者语无伦次,根本无法清楚表达?
在网上冲浪时,你是否会疑惑,看到某位博主能够完美的说出你的心声,而你明明有着一样的想法,却无法做到像他一样表达?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你缺乏“输出能力”。
在拥有海量信息、变幻莫测的互联网时代,光会输入不会输出是不行的。
我们应该将传统的多输入少输出的思维模式,转变为“输出优先”。
因为通过输出,我们能更好的消化吸收输入的信息,使我们的思路逐渐清晰。
优先输出,我们才会迫于需要合理进行输入,即便知识层面有欠缺,也可以通过输出来发现并弥补。
良好的输出能力,更是能够让我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找到那些与自己同频共振的人。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输出力”呢?
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畅销书作家,斋藤孝所著作的《输出力》一书中,有着不错的答案。

《输出力》一书,豆瓣评分7.3。
网友评论本书:“通俗易懂,速速实践”。
也有网友说:“一些练习输出的小技巧,开始就是当头棒喝,先设立输出目标,再去做输入,尤其不要过度输入,不然太容易沉溺。”
《输出力》从“说话”“写作”“发布”等方面,介绍其输出形式的技巧,希望读者能将输入重心转移到输出上来。
下来,我也将从我最关心的文字输出(即写作)的角度,来为大家介绍这本书籍。
一、提高输出力的方法。
(1)在开始创作前。
限定主题,并尽量缩小主题范围,但不要将主题定得过于严苛,会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
之后决定好题目和文末最后一句话,限定字数和完成时间,就可以开始创作了。
比如我想写一篇改写童话故事的言情小说。
首先我要确定是以《白雪公主》为背景,设定为性别转换,第一视角为魔镜,题目为《社畜魔镜求生存》。
末尾以“就让《白雪公主》这个故事,以另一种形式,成为这个世界的童年吧……”结束。
字数一万字以上,因为有其它工作要做,所以限定的时间为一个星期。
这样我就可以开始这篇文章的创作了,因为好多年没有看《白雪公主》了,所以在看之前,我必须去重温小说版的《白雪公主》。
而阅读《白雪公主》时,就可以用到《输出力》中提出的关于阅读的方法——三色笔记法。
(2)三色笔记法
三色分别为红色、蓝色和绿色。
红色=觉得“非常重要(客观)”的地方;
蓝色=觉得“还算重要(客观)”的地方;
绿色=“感兴趣,觉得有趣(主观)”的地方。
原文的意思是,阅读时用“三色笔记法”在书籍中,挑出大约三处进行引用,及时将自己受触动的原因,想传达的信息写在空白处。
也可以找出关键词(即核心点),看看是否与现实世界发生的事相关联,或者挑出关键词对原文进行完整概述。
由于我是要以《白雪公主》为小说的世界背景,所以我要了解的点,是里面的世界设定,人物的身份地位、外貌特征以及性格特点。
之后便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舍,添加人物和一些私设。
所以我在阅读原文时,白雪公主的外貌,皇后的外貌和性格,皇后同魔镜的互动,都是我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由于我看的这本《格林童话》是我从图书馆里借的,所以我无法在上面划线。
不过因为《白雪公主》是我的童年回忆,又是短篇故事,所以阅读起来没什么难度。
如果是阅读一篇新的文章,可以试试上面讲到的“三色笔记法”。
在《输出力》的第4章中有较为具体的讲解例子。
书中还提到了“费曼学习法”,关于语言输出的方法,和关于灵感提升的方法。
由于篇幅问题,在这里我也不便一一赘述。
感兴趣的可以去找原文看看。
补充一点,在进行任务输出时,一定要明确对方的需求。
如果对方没有明确需求的,最好自己能够提供三个具体的选项,供对方参考。
明确需求后,再动笔也不迟。
二、提高输出力的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甄选出BEST3。
如果只是单纯告诉你要练习输出能力,你可能不知道从何做起。
就从你喜欢的领域选出“最喜欢的前三名”开始吧。
“最崇拜的偶像BEST3”
“最喜欢的食物BEST3”
“最喜欢的电影BEST3”
……
仔细思考,总能想出自己的兴趣爱好。
列一张清单,粗略进行确认,不断地比较挑选。
选出“喜欢榜”前三名,并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把它们的优秀之处,把你对它们的热爱、喜欢之情,尽可能的用文字传递给大家。
你可能会找到与你一样热爱它们的人哦。
(2)以10页稿纸(4000字)为目标,逐渐提升输出的量。
这是书中的原话,作者的意思是如果“量”达到了,“质”也会自然而然的提升。
但我觉得没必要将目标设的这么高。
因为我们并不是专业作家,除了写作以外,我们大部分人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
太大的负担只会让我们无力坚持,拔苗助长绝非长久之计。
以我的想法来说,在最开始时,每天能够坚持输出原创的300字就行了。
我在去年九月付了三百多块钱加入了一个读者群,参加了一年内完成连续90天,不限题材,每天输出300字原创的打卡返现活动。
每天300字,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我却做得断断续续,失败了很多次。
不是忘记写,就是被“明日复明日”蛊惑。
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我从没有选择放弃重新开始。
今天已经是我连续打卡的第104天了,我从之前的300字困难,到现在的1000字嫌短。
如果我想,也能拿回属于我的那三百多块的门票钱。
回想起来,对于我能够坚持完成打卡这件事,我仍觉得不可思议。
但能坚持下来,真的是太好了!
从一个小目标开始,养成持续输出的习惯吧!
(3)将短篇缩略至五分之一。
除了上述的练习方法之外,书中还有一种练习方法我觉得挺不错的,有助于寻找优质文章的亮点。
这个办法就是,在保证语言流畅,且不改动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将短篇缩略至原文字数的五分之一。
这个方法对于训练编辑能力和阅读能力也有帮助。
具体如何缩略,可能由于文章篇幅问题,作者没有在书里提到。
书中只是对这个练习方法的好处,和站在审阅立场的好处,进行简单的介绍。
但我觉得这个练习可以一试。
我想尝试一下,能不能靠自己找到文章缩略的办法。
过程应该会让我抓秃脑袋吧,但我为什么有点跃跃欲试呢?
三、提高输出力的心态。
在输出这方面,稳定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们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给自己施加“就算不行也无妨”的暗示。
如果因为害怕而对表达望而却步的话,那我们永远无法获得进步,也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成长空间。
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夫人,怂恿麦克白暗杀国王时所说:
“恐惧往往是误事的根源。”
虽然麦克白夫妇被定性为反面人物,最后麦克白也以“削首”收场。
但不可否认在麦克白克服恐惧,做了他想做的事情后,成功登顶国王宝座的事实。
如果被恐惧占领了你的内心,那么你将永远无法成事。
同样的,在输出时,不要太过在意粉丝数和点赞数。
我之前发布在三个平台发布过两本书籍的精读稿,结果都是石沉大海。
阅读人数寥寥无几,为我驻足、点赞的人更是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我一度自我怀疑,但又很快振作起来。
我想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才是我输出创作的首要动力源泉。
当然,偶尔也会有很丧的时候。
每当这时,我都会听一些欢快的乐曲舒缓身心。
就像路飞说过的那句话:“既然下定决心要成为海贼王,就算因此而战死,那也无所谓。”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认认真真的去做吧,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过程中的经验、汗水,都会成为我成长的养料。
会失败?管他的,尽力干吧,至于其他,等失败了再说!
(好像暴露了某种属性哈哈!)
言归正传,《输出力》这本书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强调了输出的重要性。
对于只知道埋头上网课学习、收藏保存知名博主视频,一直抱着“等我把它学透彻之后再惊艳所有人”的我,起到了一定的开悟作用。
只知埋头苦学,到头来,脑海中只剩一片空白。
因为我只知道学,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看完这个视频,这个视频里的知识就是我的了。”
上网课就是这一点不好,没有人督促你提交反馈,你永远不知道这些课程,在你脑海里究竟有没有留下痕迹。
其实,学完之后,精确简练的输出,可以让输入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