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汕尾
忙中偷闲,去汕尾玩了两天。严格来说,还不到48小时,玩得比较佛系,去的景点不多,但是吃的东西不少。
提起汕尾,可能很多人以为那里属于潮汕地区。其实不是。潮汕地区指的是潮州、汕头和揭阳三个地级市,大致由明清时期的潮州府八县组成。汕尾在明清两朝都属于惠州府,与潮州府并无关系。汕尾的“汕”是海丰话“线”的谐音,因为汕尾镇位于沙垅线尾部,因而得名“线尾”(汕尾)。

汕尾市下辖海丰县和陆丰县,过去一度合称海陆丰。80年代末广东推行行政区划改革,在汕尾镇设立市政府,统领海陆丰两县。这种以小治大的做法并不鲜见。举个例子,南海县和顺德县都以富庶著称,为了整合两县,就另外在佛山镇设立佛山市政府,以免互不服气。
我和菜酱早上从广州东站出发,两个小时就到了汕尾。与大部分高铁站一样,汕尾站地处偏僻,远离市区,周围只有少量新开发的楼盘。

来汕尾旅游的人大都住在红海湾,其次住在金町湾,都是海边,但是比较偏远,周边可逛的地方不多。我们没有开车过来,决定住在二马路附近。

到酒店办完入住之后,直奔中山渡口附近的阿佳牛腩火锅店。店面不大,分为两层,一层只放得下五六张桌子。这时候正是饭点,店里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而且都是中年本地人,看来味道应该颇为地道。

我们点了一个88块钱的两人火锅套餐,包括一斤牛腩牛杂、一份萝卜青菜和一份粿条。火锅汤底清香鲜美,一点都不油腻。牛腩不肥,而且煮得恰到好处,既弹牙又不难嚼。萝卜切成薄片,在锅里涮一下就能吃。我们俩都吃得超满足。



吃完出来,走十分钟到二马路的宗记甜品,点了九毛膏和喳喳。九毛膏由海石花制作而成,喳喳则是八宝粥加上薏米。两样都做得太甜了,不是很喜欢。

填饱肚子之后,在街边点了一杯果汁,买一送一才15块钱,回酒店午休,一觉睡到4点,重新出门游玩。
这次沿着汕尾的海滨大道往前走,沿途海风吹拂,非常舒服。极目远望,海的对岸是类似半岛的陆地,连成一片,把这片海围成内湖,当地称为品清湖。途中经过凤山祖庙景区,从外面看有点像南沙的天后宫。我懒得进去,拍了一张照片就走了。




路上看到不少粤B车牌。汕尾离深圳不到两百公里,近年来不断向深圳靠拢,承接了不少深圳的工业项目。我在来的高铁上就听到几个人在不停地聊业务,时不时蹦出“颗粒度”之类的词语,大概是从深圳到汕尾出差的白领。
祖庙景区旁边就是小岛村渡口,来回5块钱,就可以把你送到对岸的小岛。小岛上有汕尾渔船厂,规模不大。旁边就是小岛村,黄发垂髫,鸡犬相闻。村里整饬得不错,装修完好,地上干净整洁,时不时看见猫咪在地上睡懒觉。村尾有一条栈道,走过去是人造海滩,背靠岛上的小山,面朝大海,心境大为开阔。菜酱说要是可以在这里隐居就好了。



晚上到二马路的汕海渔港吃海鲜。我点了白灼血蛤和蒜蓉粉丝膏蟹,菜酱点了海鲜粥和椒盐濑尿虾。白灼血蛤只是稍微用热水烫一下,等于生腌,悲剧的是,我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上菜之后有点懵,最后只吃了几个。



其他几样都很好吃。这里的海鲜粥跟我在广州吃的不一样,料下得很足,不仅有虾蟹,还有鱼皮饺、鱼腐、鱼片等,上面再撒一大勺胡椒粉,实在是妙。椒盐濑尿虾中规中矩,蒜蓉粉丝膏蟹味道香浓,蟹很大只,蟹膏蟹肉都很多,吃得超爽。


四道菜我以为加起来至少四五百,没想到最后才花了275,也太划算了吧。
第二天睡到九点多才出去找吃的。
这次依然是走路,经过开满海味干货店的掇鸟街,到了汕中路口的肠粉店吃肠粉。味道有点特别,甜辣甜辣的,吃不太习惯。早上二马路的店铺大都没有开门,我们本想去旁边的薄饼店试一下汕尾特色的薄饼,结果还没开始营业(临走前还是买到了,但是味道也不太适应)。

原本做的攻略是早上吃完早餐去金町湾,下午去红海湾,傍晚回广州,但是阳光实在太猛烈了,我们两个广东人都晒得有点头大,最后决定哪都不去了,就在酒店躺到退房时间再说吧。
中午换了一家店吃牛腩火锅,找了网上很火的德记,比较失望。地方小,人挤人,而且都是外地游客,还有的在现场做直播。味道也只能说一般般。我们都没吃完就走了。菜酱说,看来游客多的店都不太行。
下午在汕中路口的一家cafe点了两杯饮料,吹着空调,听着粤语金曲,我很快就睡着了。
睡醒之后,这趟旅程差不多就结束了。
探店指南
阿佳牛腩火锅店
有多家分店,我们去的是第二分店,位于海滨大道。
宗记甜品
位于二马路,环境不错,味道有点太甜了。
汕海渔港
位于二马路,以前似乎是叫西渔市大排档,强推。
宝木肠粉店
在汕中路口,喜不喜欢看个人。
汕中路口薄饼
也在汕中路口,个人觉得一般般。
海珍酒楼
本来想去试一下汕尾早茶,但早上起不来,据说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