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城市的最难忘见闻
查看话题 >我在全非洲搜罗工作,最后来到了安哥拉
来这里之前,西非地区给我的印象就是危险、枪战、恐怖分子……各种网上的信息都在告诉你最好不要去这些地方,但我还是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安哥拉。

由于之前在肯尼亚的工作结束,队友在埃及,我们也很钟情于肯尼亚的气候和埃及的美景,想尽可能留在这两个国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各个外聘平台向这两个国家的职位投递简历,但杳无音讯,感觉遭遇到了比毕业季更糟糕的打击。按常理来说,这两个国家是非洲大陆经济排在前列、比较文明且国际化的地区,华人企业应该不少,可不知道为什么合适的机会真的少之又少,然后我们只能放大搜索目标到全非洲范围。
我发现在外聘网这样的招聘平台上虽然岗位很多,但几乎很少有人对你进行及时反馈,于是我就在公众号上照着地图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搜,果不其然,居然还真被我搜罗到了不少工作。一些公众号上会刊登当地的招聘信息,而且职位还很多,还有一些招聘平台的社群也会经常发布招聘信息,你可以直接添加对方的微信,比外聘网高效多了。
在刚果金、安哥拉、津巴布韦都有老板与我们联系,于是最后阴差阳错地面试上这个“全非洲唯一一个与我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来到了安哥拉。
就这样,带着一些期待就来到了这样一个事先没有一点了解的国家。
安哥拉是葡语地区,天气比那时正入冬的埃及热很多。落地前在飞机上俯瞰罗安达这个海边城市,对其的第一印象就是几乎全被铁皮房的贫民窟覆盖的海岸,首都的国际机场和我们十三线小城市的机场一样,语言又不能沟通,让我感觉有些失望。

但神奇的是,在被接往公司的路上,我发现,几乎整条环城高速两侧都有挂着中国企业的中文招牌,建筑公司、商贸城、厂房、娱乐城……你会发现华人企业几乎进入了这里的所有行业。每个国家都要中华街,但安哥拉的中华街是整整一条环城高速,要知道肯尼亚的中华街只有几家餐饮店,埃及更是只有几家四散分布的“私房菜”。
而我工作的这个“中国城”,比我想象中要繁荣很多,这里有数百家商铺,以批发二手衣服、塑料制品、义乌小商品、家电家具为主,这个商贸城还为华人配套有住房、餐饮、超市、KTV、按摩店、理发店、药店等等设施,应有尽有。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很快就接触到当地华人的各种组织。我了解到这里华人最多的时候有三十万,大大小小的华人商城也有数十家,有大量的华人私企和国企来这里承接大坝、机场、学校、道路、住房等基建项目,2010年左右安哥拉的石油经济腾飞,很多华人在这里发家致富。
鉴于前两个国家糟糕的华人生态,尤其是肯尼亚最近又掀起的一波反华潮,政府眼里连一家中国广场都容不得,你就会想,为什么大量的华企能入驻安哥拉呢?

这得得益于中国与安哥拉在2004年签署的一项协议,中国批准向安哥拉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安哥拉政府则答应与中国企业签订长期石油供应协议,根据协议,用于建设基础设施服务的70%必须由中国承包商承建。从此安哥拉的大门就彻底向中国人打开,虽然很多人在这里还是拿着过期的旅游签的黑户,但安哥拉丝毫没有阻止大量中国人的流入。
后来由于货币宽扎突然剧烈贬值和经济增速下降,如今留在这里的华人只剩十几万。虽然它的光景已不如往昔,但已经比我能想象的华人生态好了太多。
在商业方面,这里的华人企业自己组织了以省份地区划分的商会,以及妇女会、全国统一促进会等。商会会员每年交会费,商会就会为其提供一些公共服务,政府关系处理以及纠纷调整等,逢年过节还会安排聚会。大型的商会在周年庆或者过年时还会举行几千人参加的联欢晚会,邀请大使馆、总统办事处、各政府领导及各侨团组织参加,甚至斥巨资从国内请来一些专业的表演团队,表演中国特色的腰鼓、戏曲、山歌等,要的就是排场。
在安全方面,众所周知非洲的警察是靠不住的,甚至经常充当土匪的角色。安哥拉枪支流动自由,危险系数又比较高,所以当地的华人企业一般会雇佣当地安保公司的持枪安保。此外,当地华人还自发组建了一些地区联防组织,联防会雇佣一些特种兵每日在规定区域进行巡逻,他们甚至拥有一定的自主执法权。组织的成员遇到危险可以向组织求助,例如一家华企半夜着火向联防呼救,立马就会有其他企业派水车去救援,速度甚至能与国内比。
安哥拉的中国大使馆相较于其他国家,也更有存在感一些,他们频繁被邀请在各种大型场合发言致辞,甚至使馆还会自己做东道主,主办一些周年活动,邀请各商会华人企业领导等出席。定期还会邀请各代表性企业领导开会,开展一些论坛。
至于媒体,这里的竞争也不少,光是做新闻时事类的当地华文公众号就有十几个,有三四个记者专门为当地华企服务,他们举行大型活动或者仪式等,都会邀请媒体记者来进行报道,前些年甚至有纸质报纸发行。
除了这些,还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服务当地华人的行业,安哥拉移动支付不方便,有华人做了“口袋非洲”这样的话费充值工具;出行不方便,华人不敢坐外面的公交车和的士,“华人的士”就应运而生,但价格是外面的三四倍……

我惊讶于这样庞大、复杂、精细又高效的华人网络,此前只敢想象这样的组织应该只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吧。
来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总结出这么一个道理。很多人觉得出国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一听说对方去非洲就会唏嘘一阵,好像对方处在出国鄙视链的最底层。但对于我们这种打着想攒钱的目的的人,其实相较于去欧美国家工作,在非洲这样的国家对华人来说性价比更高。相对于去欧美那些地方做底层打工人,在这里华人的身份地位普遍较高,即使不是坐办公室的工作,老板也会雇佣许多便宜的黑人劳动力听你差遣,基本不会有什么体力活。不会像欧美国家每个月房租都要上万,这里的老板都会提供吃住,省了你一大笔开销,而且不像一些穆斯林国家,在这里能实现猪肉和海鲜自由,华人农场能为你提供国内几乎所有常见蔬菜,公司的食堂吃得甚至比国内还好,华人超市能买到所有国内的零食,大大小小几十家餐厅,烧烤、火锅、拉面、肉夹馍、小面、饺子,你能在这里吃到全国所有的菜系……这让已经此前吃了一个月埃餐的我,简直激动得落泪。
虽然这里依旧有很多不方便,出行不自由,语言不通,气候不好,让很多人刚一来都想的是再忍一两年攒点钱就回去了,但这个神奇的国家,却让很多人流连忘返。
最近,感觉安哥拉的太阳都变得温柔了起来呢。
-
俗女养成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07 21:02:31
-
我是这般处女座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15 22:14:41
-
最爱2004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12 23:08:20
-
远古巨龙番薯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30 11:51:23
-
北境之虎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5 14:53:36
-
Pandat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5 01:42:40
-
豆友183624190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4 16:18:04
-
M. Chou-Fleur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4 00:35:12
-
攒钱去法国旅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4 00:34:54
-
阿莫西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3 21:21:25
-
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3 20:58:51
-
玖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3 20:39:35
-
豆友222139613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3 18:49:01
-
飞鸟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11:22:09
-
棱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10:18:38
-
bd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09:45:44
-
奇瑞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07:32:35
-
南风薰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03:34:46
-
阿肖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02:25:11
-
Eud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01:47:43
-
举举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