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不渝(五月重庆纪行)
巴渝古郡藏神秘,战时陪都显厚重,因特红紫逞英豪。
- 谯周和胡适的判断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公元257年,魏国诸葛诞叛乱,姜维希望借其内乱之际再次北伐,此时姜维在诸葛亮之后的几次北伐均未取得重大突破,蜀汉朝中对此颇有异议,以四川西充人谯周为代表的益州本土派在与尚书令陈祗议论时提出一篇《仇国论》,大意是,蜀国和魏国堪比因余小国和肇建大国,虽然小国也有可能趁大国衰弱之时击败之,但那只可能发生在时局混乱的年代,若是大国王纲坚固,社会安定,小国却挑战大国,即使是周文王和汉高祖,恐怕也难以建立霸业。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即使谯周始终被认为是投降派,代表其反对思想的《仇国论》中不认可再次北伐并非出自两国力量之对比,而是基于所谓“时势”,这不由令人联想至抗战时汪兆铭之流是如何主张“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此之“时势”,究竟如何理解?恰可以从彼时各国之间的对抗与平衡的机遇中找寻。诸葛亮北伐时期,曹魏疲于应对幽、并的公孙渊、轲比能,陈兵十万于汉中,逐步形成陇西、凉州的割据,再徐图中原,并不失为极具战略性的构想,此中时势绝非之后设想之不堪,只是丞相死后,费祎、蒋琬主政时期,曹魏逐步控制幽、并,得以集中精力对付西线,而姜维只得将阵线移至陇西、凉州,补给运输困难,以致北伐失利,方有谯周当时的议论。
将视线转到20世纪,在中日全面爆发战争前的1935年,胡适对于日本的意图已有了深刻的判断,他认为日本之所以能在东亚如此肆意扩张,是因为美苏这两大世界强国没有介入,日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必须抢在美苏介入前赢得中国,若想要阻止日本的阴谋,就要加快速度拉美苏入场。而具体的策略,可谓十分痛苦,在接下来的三四年作战中,要做好沿海口岸、长江下游、华北等地被侵占的准备,从而使世界人士产生对中国的同情,并使苏联和英美感觉到自己在亚洲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不得不参与战争。
谯周和胡适,对于时势都有自己的认识,谯周大概没有丞相那样对于战略的总体把握,只不过他确实基于形势而做出了反对北伐的判断,胡适虽提出了上述“日本切腹,中国介错”的理论,但汪兆铭并没有采纳。再之后,时局又发生了剧烈变化,邓艾入阴平,本就偏安于巴蜀的蜀汉危如累卵,谯周却劝后主刘禅不要逃往东吴和南中进行进一步抵抗;淞沪会战之后,国民政府则迁都重庆进行坚决反抗。
- 南征北战!
至202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大致为65%,至2030年则有希望到75%,较高的城镇化率,已经需要形成相应的城市群协同发展,目前我国已规划了19个都市圈,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是无所争议的三大,第四大城市群,放在成渝,则形成了东南西北四极的对称格局。当前的三大城市群,全都分布于沿海,开放性、海运成本自然不可忽视,成渝所在的内陆,能够得到发展的机会,却也正与其位置有关。成渝发展的三次机遇,抗战陪都、三线建设,还有三峡移民,皆是在东部沿海之外寻找新高地,这其中有对西南本身潜力的发掘,也有找寻战略后方的政策因素,陪都时期感慨的内陆难以发展工业,并不是西南缺少煤铁铜,而是缺少相应的加工机械和铁路。工业集中于大城市,铁路、桥梁和码头也集中于大城市附近,若遭遇袭击,则难以应对,将力量分到战略后方,这也是三线建设的设想。
虽然成渝作为中国第四极都市圈的希望很大,但并不代表就能从此傲视其他地区,且不提长江中游的发展潜力,西南建设本身并不完备,很多县镇才刚刚脱贫,川渝滇黔的国家级贫困县数量分别是33、9、67、47个,所谓“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脱贫的重点工作区大西部,并非浪得虚名,有山东帮扶重庆的鲁渝扶贫协作,就是主要对渝东北和渝东南进行帮扶。

若是将东北和西南进行对比,则能看到西南发展的历史纵深,西南的今天离不开其他省份的帮助,最典型的就是沈飞援建成飞,其实对比各自的产业实力,东北和西南不会差很多,东北的一重、哈电、鞍钢、一汽,西南的二重、东电、攀钢、长安,高新技术可能西南强一点;煤铁铜等基本矿藏都不是很丰富,但西南的有色金属和水电比较突出,如评论所说,将二者分开比较并不妥当,“比如长春机车厂造高铁,可是高铁国家实验室却在西南交大,长江上游有大量水电站,很多设备却是哈电供货”。
- 小男孩与小女孩
重庆有一对较为有名的男孩女孩,男孩指的是2009年的重庆红衣男孩案,其尸体被发现在家中穿着泳衣和连衣裙被捆绑吊在房梁上,脚下还悬着一个秤砣,头顶有一个小孔,其死因至今成谜。小女孩指的是一段前几年流行的惊吓小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U4y1B7qF/?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46840b0408ee7bd53157e81b6836d489),名叫《重庆最美女孩》,视频中先是有一个小女孩在跳芭蕾舞,并伴有轻柔钢琴曲,然后突然出现一张鬼脸和尖锐音效。
这两者代表恐惧感的两种传播速度,红衣男孩之所以成为奇案,正因为其扑朔迷离,官方的自杀说难以服众,于是以做法续命说为代表的玄之又玄的猜测便应运而出,感受到一种诡谲奇异的恐惧也是可以理解的。最美女孩则是典型的跳吓,在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里,极具效率地展示了如何快速达成惊吓效果,先用和缓的画面音乐使人放松警惕,再用血肉模糊的鬼图发动突然袭击。
这两种是与恐怖有关的作品中常出现的两类手法,即心理恐怖和跳吓(jump scare)。心理恐怖的塑造相当需要技巧和手法,很多主打精神污染和怪核的作品营造了一个和现实相似却多处异常的世界,夸张的颜色、扭曲的五官和四肢、不明所以的行为逻辑,甚至有许多解读的空间。以情节达成心理恐怖的要求也较高,大部分基础剧情模式的反转无非是发现某人物其实是死人、某变态杀人狂藏在家中或者某物的原料是人肉,比较留白和有韵味的模式是发现在身边熟悉的人其实并非是真人(母亲下楼接自己),又或者万能钥匙那种抓交替的模式。可以从与重庆最美女孩同时流行的一些视频、图片中发现所谓恐怖的效果是如何让人难以遗忘的,比如所谓“千万不要搜索”的《微笑狗》就是一个经典例子,图片本身是一个拙劣的拼接产物,却有十足狂野的冲击力,画面猩红,光线昏暗,营造出一个模糊的环境;狗正面注视,有侵略性,暴露出一大块牙齿,是原始的野兽特征;狗的眼睛眼白偏多,几乎是一个白眼珠(也是恐怖片的经典形象,有时候还要画黑眼圈),组成了一张一眼看去胜过千言万语的图片。
跳吓虽然可能没什么含金量,不过也可以用得很好,突然出现是必要的,但出现的内容也是考究的,比如突然出现一只微笑狗,虽然不明人士会骂街,但也比拙劣恐怖片中主人公被人背后拍一下也要放一个巨大音量的特效要好得多。另外,节奏也是跳吓的重要要素,需要在观众放松警惕时给予惊吓,如《水边的照片》(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b411C767/?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46840b0408ee7bd53157e81b6836d489 )在一次次向照片推进时并无异常,却在没有防备时突然出现鬼脸,足见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