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置议九:捉狐
《捉狐》,聊斋故事中第九篇。极短,全文不过三百字,比较符合蒲松龄先生刚创作《聊斋》时的方式。
故事讲的是以为姓孙的老翁,向来有胆量。有一天中午,他开始午睡,突然从脚上爬上来一个什么东西,让他有腾云驾雾之感。偷偷一看,原来是一只和猫一般大的狐妖,正在慢慢往他身体上爬。等他爬到肚子上的时候,孙老翁一把抓住了它,紧紧掐住脖子。那狐妖无法挣脱,急声嘶鸣。孙老翁喊来老伴,用绳子捆住它的的腰。孙老翁抓住绳子的两端,那东西紧缩起肚子,老翁急忙用力捆住,狐妖又鼓起肚子,十分坚硬,绳子根本勒不进去。老翁怕它跑了,赶紧叫老伴拿刀杀它。可是老伴找不到刀,就在老翁分神的那一刻,狐妖无影无踪了。
故事本身,讲的是继上一篇《咬鬼》之后的另一个梦魇:狐妖。同样是午睡,同样是午睡的睡梦之中出现妖怪,同样是与鬼怪相斗争,不同的是《捉狐》较《咬鬼》更加轻松滑稽。特别是文末孙老翁手中抓着系着圆圈的空绳子,给人一种灵物顿失,两位老人面面相觑的画面想象,将整个故事的轻松搞笑与滑稽推向了顶点。
与《咬鬼》相比,《捉狐》的文字更具有戏谑性,像是在描写一对老夫妻的午休生活。全文文字精简、短炼,妙语连珠,轻盈洒脱,令人解颐。也使得整个故事读起来更加轻松愉快,没了人们潜意识里聊斋故事的可怖感。
在《聊斋志异》中,人与鬼、人与狐之间的斗争往往都呈现出很大的不同。从人的角度来看,“鬼”往往与死亡相联系,当人鬼相逢之时,往往是鬼占有优势,人处于劣势,人与之相搏,凭的是胆气;人与狐相较量,因为“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人占优势,面对狐时可以蔑视之,玩弄之,取胜更多靠的是智慧。
也是从这篇小说开始,蒲松龄先生开始将“狐”这一主题引入到《聊斋志异》的故事之中,接下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关于“狐”的故事,“狐”主题的加入使得整部小说变得愈发丰满、精彩起来。
蔡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读《儒林外史》一百二十四:公子比武艺,英雄毁厅堂(下) (3人喜欢)
- 我读《儒林外史》一百二十三:公子比武艺,英雄毁厅堂(上) (1人喜欢)
- 我读《儒林外史》一百二十二:少妇骗风月,壮士试官刑(下) (2人喜欢)
- 我读《儒林外史》一百二十一:少妇骗风月,壮士试官刑(上) (2人喜欢)
- 我读《儒林外史》一百二十:假官街出丑,真义代求名(下)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