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古文七一
《选读《古文观止》(七一)宋文(十六)》陈再明23.6.27
39,《游褒禅山记》(节)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倒在路旁),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深远幽暗),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既其出,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怎么能说得完呢!)
40,《泰州诲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节) 王安石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诲陵县主簿。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皆无众人之求(普通人的欲望和要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把希望寄托于后世的人)。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嗟乎!彼有所待(对自己的遭遇)而不悔者,其知之矣!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