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他们把法律劳务人员简称什么? | 法务实务大家谈(106)-专利类话题
【阅读说明】
《法务实务大家谈》是法务阶梯微信群的互动实录。常见的实务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不一定唯一,不一定深入,甚至不一定正确。但,深入交流、无私分享的氛围已然形成,且越来越浓。
——在法务阶梯,用向上的力量相互影响!
【本期主题】专利
【关键词】专利/申请/变更/复审
1、【专利/申请】Q:请教一下,一份技术方案,可以同时申请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吗?如果可以这么操作,那这样同时申请的话,后面的发明专利不会被先授权下来的实用新型影响吗?
A1:不会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保留其一。
A2:可以同时申请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但是前提是包含实体结构类的,因为要保证实用的客体问题。实用新型的授权一般要7个月起,发明勾选提前公开并及时提出实审的情况下,也需要一年半开始有审查意见,然后如果后面的发明审查时和前面的保护范围存在重复,那么审查员会要求你修改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和实用不一样,或者放弃前面的实用新型。
(Q:明白了,谢谢(*^▽^*))
A2:即存在两种操作模式:(1)直接放弃实用新型;(2)修改发明权利要求1,通常是合并技术特征让其保护范围变小即可同时获得发明和实用的授权证书。不仅仅是权利要求1,所有的权利要求都不能和实用的保护范围重复。
(Q:恩恩,Thanks♪(・ω・)ノ)
2、【专利/著作权/申请】Q:大家早上好,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大家,就是立体(实物)吉祥物,要是申请知识产权的话申请什么类型的知识产权?著作权还是外观设计专利?著作权的话属于美术作品还是模型还是其他?
A1:模型和外观
(Q:同时申请吗?)
A1:建议
(Q:如果只申请平面的美术作品是不是不能达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因为现在只有一个平面图。)
A1:一份美术作品也可以申请六张图的。所以效果是一样,只是提交的作品样本的文件不类似,模型的我不清楚,但是如果通过美术的方式保护物理三维作品的,提供的材料就是跟申请外观的图片是一样的。
(Q:嗯嗯,就是尽可能全面的展示这个吉祥物是吧。还想弱弱的问一下,就算著作权登记了是不是也不能保证不侵权?因为著作权是登记制,而非审查制。)
A2:是的,著作权其实是自你们产品完成之日起就享有的,去版权局登记获得一个版权证书,只是后期在遇到权利纠纷的时候相对来说更好证明或者证明力大一些。但如果其他人有证据证明这个作品别人早于你们创造日之前就已创作,那也是有可能否掉你们的著作权的。
A1:+1。外观申请时间较长,作品下证较快,起码可以提前拿到相应的权利,如果发生侵权情况,那就看谁完成之日和创作之日以及提供的证据信息早于另一个人了。
(Q:好的,明白了,真是太感谢二位了!)
3、【专利/申请人/所有权人】Q:请问各位专家,一个专利如果由集团公司内部的ABC子公司的员工共同参与开发,有ABC的资金投入,在提交专利申请的时候,可否只由其中一个公司作为申请人,比如A是唯一的申请人,BC不是所有权人,BC的员工也不列为发明人。这可以?
A1:BC同意就可以
(Q:会不会有税务方面的问题。BC在这个项目上的研发投入以后会不会被审计质疑?)
A2:BC若同意A作为产权申报者,正常商业上是会附带免费或优惠条件下许可使用的协议,否则这笔投入财务在损益表上只能做亏损,不能列入资产科目,审计会质疑利益输送。或者商业模式上变成赞助研发,对于研发成果,相当于投入变为购买。
(Q:十分感谢!!)
A3:专利权的申请,如果三家均有资金投入,且均有实际发明人参与,建议全写入申请人(专利权人),如果集团希望在一家名下,需要签订合作协议以书面方式约定权利归属,说明申报由谁办理。全体发明人建议要写进来(涉及参与专利开发,对发明人能力的认可以及奖励),至于审计方面需要和财务确认下。
(Q:咨询了一圈财务审计,大概意思说如果专利还没有产生实质收益,就简单约定不取得所有权的实体免费使用之类就行。如果产生一定收益,需要安排实际的支付以抵消成本。)
A3:财务审计解决的只是钱的问题。但不取得专利权的主体免费使用我个人是不认可的。专利权人享有的不仅包括自己使用的收益分配,还包括了后期专利许可给第三方的许可费或者交叉许可费等等,后期收益都是在获得专利权的时候产生,如果只约定了自己免费用,而没有以合同具体约定自己是专利权人的身份,后期专利给别人用的任何收益跟 BC没关系。他需要明确专利权人都有谁,即便只能是A申请。产生的所有许可及收益,应当经过全体权利人同意,并且明确收益如何处理。同时在上面写清楚 ,申报者A是名义专利权人,真实权利人就是可以无偿使用的,而不是财务审计那种免费许可的方式。
(Q:这是商业的考虑。但是法律上是可以这么安排的对吗?从一般的商业逻辑上是这样,但是你不排除有些情况是关联公司之间的安排,从集团公司的利益出发呀。)
A3:我是说的法律上呀,我之前在知产做了近8年。专利这点事你不找个专业的,难保不吃亏,如果你是BC这边。如果你是A,那都无所谓,因为全部权利口和利益口都从A出。
(Q:那请问A为申请人,BC为另外两个实际所有权人,但不作为申请人,那处置专利权的时候仍然需要ABC共同同意吗?)
A3:可以呀,前提是必须签订书面的合作协议。这是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的问题。但BC至少可以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找A,否则连找的机会都没有。
(Q:嗯,多谢建议!不过我们现在想知道处置的边界在哪里,然后再考虑权利的分配。看起来处置的底线是来自审计的要求。)
A3:处置的边界?你如果代表B和C至少是知道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呀?
(Q:我不是,我是ABC的parent company)
A3:不是说审计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毕竟都是独立核算的。有的审计根本就不知道专利后续有收益的事情,如果没有把BC整体处理好,你这个集团是不是有点太偏心眼A了。
(Q:会好好反思,不搞窝里斗)
4、【专利/国外申请】Q:大佬们,请教一下,申请国外的专利是要逐一向单个国家申请吗?有没有什么联盟或者协议之类的,在这个国家申请后,其他国家也能保护的?
A1:没有吧,即使是欧盟也需要授权后指定生效国家。
A2:国外申请专利一般可通过pct申请和巴黎公约申请,pct分为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国家阶段需要指定到需要保护的国家,巴黎公约相当于在优先权日期内直接到该成员国内去申请,但共同的一点就是要获得某个国家的专利保护,必须要进入该国申请才可获得 。
(Q:这样呀,好的,谢谢哈)
5、【专利/国外申请】Q:有做过PCT国家阶段(印度)的发明专利申请吗?费用一般是如何收取的呢?这是我们找的一家机构给的报价单,不知道收费是否合理,目前第一次进入国家阶段程序,另外也想知道在国家阶段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A1:一般代理公司对于国外专利收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预付款,多退少补,一种是包干形式。您发的这个包干价格如果是全部都包括的话(税费和翻译费等都含)那还是比较合理的,单独看翻译费1200/千字有点高。
(Q:我也觉得既然包干就应该包含翻译费。授权费550美金中的授权费一般是指什么呢?)
A1:授权费应该是指授权后办登的费用。在国家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进入期限,不能超过时间。
(Q:在国家阶段所在国办理登记的费用?国家阶段进入期限是不是跟进入国家有关?我看了下时间不等,有24个月的也有30多月的。)
A1:和国内专利一个道理,授权后会办理登记 。国家阶段进入期限是和国家有关哈,大多数是30个月、31个月(自首次申请之日起),有的是20/21个月,比如卢森堡,坦桑尼亚,乌干达。还有的地区是登记,比如港澳等,印度的进入期限是31个月。https://www.wipo.int/pct/zh/texts/time_limits.html这里面的是30和31个月期限的国家。
(Q:嗯,刚看了下优先权日起31个月。)
A2:这个包干费不是已经把翻译费包含在内了吗?只是,仅包含了8000字翻译费。那个1200元/千字,是超出部分的收费标准,这个还算合理吧?
(Q:我觉得有点高)
A1:翻译费1200/千字标准还好吧,可接受范围内,没有虚高,但行业内算是偏高的,但可能与翻译质量成正比吧?不了解对方情况,就不做过多的评论了。
(Q:谢谢!)
A2:稍微好一点的翻译,不仅仅只是中译英,还会找一些已进入美国、欧洲等的相关专利,比对用词用语。
A1:确实,专利文件的翻译不比日常文件翻译,所以不能纠结于价格,随便在外面找翻译几百块钱也能翻译出来,但是肯定是比不上专门翻译专利文件的翻译员的。只要物有所值,就行。
A3:专利文件翻译很烧脑。
(Q:如果过了进入期限会有什么后果呢?丧失专利保护?还是说后续申请专利需要向目标国重新提交专利申请?)
A1:过了就丧失优先权了。
A2:可以理解为,捐献了。
A1:丧失优先权,即使进入了,那专利在其他国家申请过,就木有新颖性了,那授权就----不太可能了。不过部分国家可以尝试恢复,如果过期不是特别久的话。印度的不能。
A2:是的,即使再向目标国重新提交申请也不行,会被自己WIPO文件否定。
(Q:嗯,刚看了下,中国2个月的宽限期,美国需要有不可抗力的正当理由。)
A2:凉凉,所以说,捐献了。
(Q:对于申请国各位大佬有什么好的建议?选择重点国申请?全部申请是不可能的,费用也不少,且没有必要,目前公司业务多在东南亚,中东、北美有开展业务但目前业务量很少。)
A1:肯定哈,国外申请费用可不低。且即使授权了维持费用也不低,所以没必要广撒网,选择在目前业务区域和未来计划重要的国家就差不多了。另外如果公司想尽量广撒网的话,可以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成本相对低、授权相对容易、授权周期相对短的国家或者地区,比如柬埔寨就是直接可以接受中国的审查,只要在中国授权了的专利可以直接去登记,不会再单独做审查。
(Q:业务部门觉得印度人copy能力太强所以直接选了印度。)
A1:这也是一种思路。
(Q:我觉得也太随意了。)
A1:一般选择和自己业务相关的,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核心和重点区域。
A2:我觉得在印度申请挺有必要的,参照“中国制造”时期的中国,世界工厂。
A1:此外还有其他几个维度你们可以参考一下:(1)如果PCT申请在国际阶段获得正面的检索报告结果,可以通过走专利审查高速路(PPH)途径,以很短时间且高授权率在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等国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如果在美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般来说,在新加坡、台湾、韩国、日本也能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如果希望以较低费用、较高授权率,快速获得专利权(发明),可以考虑南非、法国等。
(Q:谢谢了)
6、【专利/复审】Q:请教一个问题:A实用新型被驳回了,在复审的期限没到的3个月内再次提交该A实用新型同样的主题,会不会由于之前被驳回的申请破坏新颖性?
A1:被驳回之后,可以提交同样主题的实用新型专利,被驳回的实用是不会造成公开的。三个月之内可以保留优先权日。
A2:如果实用被驳回,建议重新提交的同时主动撤回驳回的专利,因为复审3个月期限过后还有恢复的6个月期限,一般实用的审查期限比较短,7-12个,有可能新提交的实用审查时,之前驳回的实用还没有死透,从而造成抵触申请,破坏新颖性。
(Q:之前的申请没有被公开,不存在抵触申请的情况。)
A2:我记错了,如果视为撤回是6个月恢复期,不过没被公开还是可以存在抵触申请哈,因为专利局内部是可以查到这个专利的,前提是这个专利处于还能够救活的情况下(比如恢复期)。
A3:啥时候视为撤回的恢复期是6个月了?要求优先权,只要前案没有授权,12个月内都可以要求啊,失去权利的恢复期都是在收到官文2个月内。
A2:2个月答复期限+15日+果汁局要等1个月以后才会发出视为撤回通知+15日收文+两个月的恢复期限=6,我是这样记的,按您这样收到最后官文两个月来记更合适哈。
(Q:看来还是主动撤回是省钱省时间的操作了,谢谢各位。)
7、【专利/变更登记】Q:各位大佬,请教几个问题:专利转让合同未登记无效,那么专利转让合同何时登记?需要多长时间?需要亲自办理吗?是否存在任何费用?另外,专利行政部门是否会对合同做审查?
A1:做著录项目变更
(Q:时间长不?因为下个月一定要转让完成,担心如果没有登记合同会耽误时间。)
A2:不用想得太过于复杂,专利局的专利权人变更只需要去专利局提交著录变更申请即可,至于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那都是意思自治,专利局不会管这个,著录变更时间一般比较快,两个月左右吧,快的一个月不到都下来了,主要还是看官方的审查进度,著录变更的官费(专利局收取的)只有200元,如果需要委托代理机构,代理机构会收取服务费。
A3:不用2个月,变更的话,一般20天左右就OK了,最短的10天完成变更都见过。
(Q:好的 ,感谢各位大佬的帮助。)
轻松一刻
法律劳务人员,简称什么?
张同学:请教一下,银行法务工作内容是什么?准备投银行法务简历。
李同学:首先你要确定,是不是一定去的法务部
王同学:也可能是资产管理部门
李同学:我的经验教训,我干了两年前台,现在呆的也不算法务部门。
任同学:银行法务,法务部内部职能划分也很细吧。
李同学:要看在哪个层级,我们这种基层其实就是大杂烩了。
洪同学:法律劳务人员——简称法务
陈同学:精辟!
【本期致谢】
@杨晖,@泓铄,@Z.Q.M,@惊鸿一面,@Johhnny,@韩圣2008,@MENGMEIN,@李昌河,@wencc,@88,@和平,@问号,@Wissenschaft~伟,@夏夏,@邱爽,@富灵额,@Osky,@思℃,@Bruce.chen,@老帆帆,@soleil,@韩韩韩大慧儿,@malisa
——在法务阶梯,与专业、规范、热心的小伙伴在一起,用向上的力量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