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秒
这几年我反复被论文署名的问题困扰过。
第一次是在硕士阶段刚开始撰写我的综述的时候。我在硕士正式开始前就收到了我导师给我的主题,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大标题;我开始自己阅读文献、构建框架,定好框架、写完摘要后,都和我老师简单讨论了一下,最后独立完成了这篇文献综述。不管怎么样说,这都是完全意义上我的文章,但是当时我导师提出她作为第一作者、我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另外两个与她有很多业务往来的外科主任作为通讯,理由是这样的排序对我的毕业没有影响,且利益最大化。当时我其实就已经觉得不太舒服,但是因为刚入学总觉得还有很多机会,也不太了解医院里署名的情况,加上那时候跟我老师有很多个人情感的问题在,所以同意了这样的安排。但是在轮转期间遇到了我导师原来科室的一名新员工,他说他们科室的人都对我表示同情,觉得我导师抢了我的文章。我一时无语,很希望一切不是如此,可在之后的经历中,却被人家的这些话反复敲中。
第二次是我导师主导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这个研究是在我入学前不久开始的,我刚开始只是跟着他们做疗效评价,慢慢就变成几乎都是我接盘。并且最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疗效评价主要就是我和放射科师兄做的,但是因为这个研究在开始之前他们已经有了署名的安排,定好我就是共一,于是,虽然我做了很多事情、我也参与撰写了论文,但是署名已定。于是,我把这当成了练习的机会、等待着我作为第一的研究。
第三次是我导师给我了一个回顾性研究的思路。我自己完成了病例的筛选、数据收集、和放射科师兄一起疗效评价、数据分析、文章撰写,我导师在数据分析方面给了一点指导,最后文章的署名我仍然是共一,她是第一,外科主任主通讯。这个文章的投稿也异常艰难,最终投稿到接受足足花了2年多的时间。中间还因为反复被拒稿,不得不扩大样本量、重新写了一遍。受到投稿反复被拒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也是因为反反复复出现署名分配不公的问题,我无比困惑到底什么时候我能有属于我自己的文章。我尝试跟我导师去沟通,但是最后演变为争吵。
我以前不太能理解研究生陷入署名分配不公的困境,总觉得不是说清楚就好了吗?但是当我自己尝试去说清楚的时候,发现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她自成一套理论,再怎么说也无法改变她的脑回路;更何况我一直陷入的不是彻底的剥夺,而是留着一点,但又不多。论文的署名本身在我的理解中是“按劳分配”,可在我导师这里就成了利益的分配。她总是选人家不好的拿来比,自己做的好拿出去比,于是我日渐陷入困境。
最近一项我参与了非常多工作的课题,相当于帮扶师弟的一篇文章,本来给我共一我觉得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我导师还是拿我的共一出去献了佛,我尝试去表态,让我非常震惊的是,即便在我导师非常明白我不爽的态度时,她仍然提出了想要在博士阶段继续采取这种模式的想法。非常的意外、震惊、怀疑人生,晚上难以入眠、早上到了三四点就醒了,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跟我未来的博导直说这个事情。让我更加意外的是这个我跟我硕导聊了三年都没聊清楚的事情,我们只用了53秒,就把所有话讲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