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诗手记:关于维坚斯基诗歌《战斗》的注释
《战斗》
两个战士 两个端点 在康乃馨的中央
这节诗,初读似乎只是“酒婴”的一串几乎无意义的谵语,或者单纯是维坚斯基戏仿俄语中一个著名谜语的文字游戏。但正是由于看似随意的语句和一个经典谜语之间的联系,使得维坚斯基诗句中的“无意义之星”获得了连贯性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空间。这或许就是В.И.Шубинский所概括的维坚斯基一个重要的诗学技巧,建立“物质化(具体化)的隐喻单元”。 这节诗的第一行,维坚斯基将谜语中的“环圈”一词替换成“战士”,使诗句与谜语之间因这一词之差而区分开;而“两个战士”又与诗歌的主题“战斗”和全诗开头“不知是谁”的独白“我们两个/作战……”联系起来。 这节诗的第二行,Я.С.Друскин认为“两个端点”或许指的是诗歌中“人”的独白所谈论的“从出生到死亡”。 而В.В.Байдин在《逃亡上帝的难民:亚历山大•维坚斯基的精神寓言》一文中认为,这两行诗“重新解释了著名谜语中的剪刀形象,它似乎剪断了生与死,同时也代表了十字架:‘两个端点’停留在天堂与尘世,‘两个战士’象征着基督教的十字架之谜中光明与黑暗、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这一形象阐明了Я.С.Друскин的一句箴言:‘死亡不是与生命相对,而是与永生相对’ ”。 至于这节诗的最后一行,同样的语句在诗和谜语两种不同语境下产生了歧义:“在康乃馨的中央”或“钉子在中央”。“钉子”仍可以说与十字架有关联;而“康乃馨”可以与此节诗上文中“天使”的独白“这是一束束什么花”联系起来。“康乃馨”在古希腊文化中是“神之花”,人们相信它是至高无上的神的化身。那么,“在康乃馨的中央”或许就是“在众神/上帝的中央”。无论是善与恶的对立,还是生与死的统一,“周围可能有上帝”。 在维坚斯基的诗歌中,看似随机的意象建立起完整而又极具开放性的独特的语义空间,因其开放性,使得对维坚斯基作品的解读(或是“不解读”)无论是在俄语原文还是在汉语译文中,都有了多重可能。或许,这就是阅读维坚斯基的乐趣之所在。
-
艾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6-01 13:26:51
艾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布罗茨基诗一首 试译 (20人喜欢)
- 波普拉夫斯基诗一首 试译 (15人喜欢)
- 波普拉夫斯基“自动写作的诗”一首 试译 (6人喜欢)
- 奥尔加•谢达科娃《保罗•策兰。译者札记》(2.策兰与曼德尔施塔姆) 试译 (9人喜欢)
- 沃兹涅先斯基《奥扎》(开篇) 试译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