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假粉真情实感的去看vlog
看了子时当归的新视频,想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精致girl”,不禁心中苦笑。在英国的第二年,我从学校的宿舍搬出来自己住之后,也有一段时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世界”。因为之前和父母住在一起,几乎没有选择家具用品的机会。终于自己搬出来住,第一次买了台灯,选择喜欢的被罩,玻璃花瓶,咖啡壶,瑜伽垫。。。按照自己的心意布置真的很开心。
但可惜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精致女孩,做到干净就已经让我觉得筋疲力尽,整洁都勉强,更别提生活质量多高了。做饭从来都是糊弄学大师,超市去的勤,但一周自己做饭也没几顿,总是依赖方便食品,还点外卖。因为当时自己一个人用厨房,洗碗机也坏了,经常拖延刷碗刷锅。插花也就是超市买来一把花,在花瓶里放上水,插进去,结束。买的东西档次自然也没有当归这般讲究高档,茶壶和茶杯都是宜家买的,但有什么比伦敦的冬天沏一壶earl grey更让人开心的呢?
但是每天在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环绕下,真的非常开心。
可惜当时我每天都被找工作的压力压到喘不过气,一直处于求职无门的焦虑里,做不到真正百分之百投入的“热爱生活”。而且自己不挣钱,一切的消费和生活就更像在一个bubble里,随时会戳破。
事实上不到一年回国之后这样的生活就结束了。回家住意味着再次丧失一切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现在不仅在物质和空间条件上没有选择,因为工作和通勤的时间占用,也没有什么精力去想了。一切的可能性终究坍塌回原点。
因为家里的情况,现在住的房子短期内不会换,也不能重新装修,只能继续住下去。坦率地说生活质量很低,但从“公主城堡”回到普通生活,是一门拿得起放得下的本领。
可能当归的“分水岭”是生娃,那我的“分水岭”就是回国。选择回国的时候不清楚自己放弃了什么(现在愈发清晰),也不确定自己能获得什么。回国将近两年,最大的“收获”可能是现在的工作所带来的平台,经历,人和我自身增添的经验。谈不上多么高大上的工作和薪水,但有契合我特点的地方,也在每天的工作中增添了知识,探索可能性,这成为我失去原本梦想的一点补偿和安慰。
如果问这种“舍得”值吗?我猜当归的选答案和我一样,“不值得,但是没有其他选择”。我当时如果留在伦敦,短期内可能无法找到心仪公司的对标工作。当归或者其他妈妈可能也没有一个“保持原来生活水准,高富帅老公给生活加分”的选项。
如果当归愿意,期待她未来可以再把家装修,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但是我看不到自己生活未来的可能性,可能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索然无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