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总是需要一个女人”
还在圣费利佩的时候,理查德接受了在伦敦拍摄的低成本惊悚片《恶人》中的一个角色。伊丽莎白也收到了《爱情你我她》的电影邀约——改编自埃德娜·奥布莱恩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三角恋的故事,将同时在伦敦拍摄。
理查德劝她接受。 “遥远的爱人,”他写道,“当我不喝酒的时候,我非常地孤僻。当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就没有乐趣了……我希望那个女孩的牙齿不要太疼(注:泰勒会想他想到牙疼)。你要拍这部电影吗?你爱我吗?你想成为一个懒鬼,再也不工作了吗?一旦我停止酗酒,我就不喜欢工作,但是我们做不到。” 伯顿写给泰勒的每一封信,每一张便条,都是一份情书。他在这些只给她一个人看的文字里尽情展示他的脆弱无助和不安全感,像对着母亲撒娇的孩子,每一个字母都像孩子伸出的小手,黏着她。
可以理解泰勒为什么是他的精神支柱,一个如此不快乐的人,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可以投入,有一个秘密树洞可供他倾诉,这怎能不成为他的依赖?
他的灵魂其实一直没有真正长大,所以才这么依赖女人,每一任妻子都得像保姆照顾生病的婴儿一样照顾他。61年《纽约时报》的一位专栏女作家这样描绘他的形象:
“童年的巨大创伤,让他出现了人格分裂,并且再也没能恢复。他可以看上去成熟冷静,但背地里又时常坐卧不安;他有自毁倾向,却又细心自律,是古典演员的典范。当面临选择做哪一个自己的时候,他又时常会逃避,去做第三个自己,那个迷失的孩子,那个威尔士小男孩儿詹金斯。”
他去世四年后,凯特接受采访说,”爸爸总是需要一个女人,通常他很难独自一人。我认为他必须拥有一个基本上会接受他的女人,以一种非常愉快的平静关系照顾他,伊丽莎白也习惯了同样的事情。”

来自 豆瓣App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