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母亲坠亡的“网暴”,究竟是谁的替身?
5月23日,武汉,一个母亲失去了孩子。孩子是被开车的老师在校园里面压到,最终不治。
母亲穿着工装赶到医院,视频里,虽然戴着口罩,还是看得出来面容姣好。“压到了脖子”,孩子该有多痛啊,她对那个老师喊着,也是对世人喊着。
转眼,一周过去,刚过了六一,又传来了消息,这个母亲也坠楼身亡了。
世间惨事,莫此为甚了吧。
然后,人们开始追问原因,其中被媒体报道最多的一个原因是,有人在网暴她,在他们截的图上,网暴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我是来看身材的”、“她打扮得如此得体,看起来一点也不悲伤”、“她是不是想接下来当网红”。

不过在我看,这样的话虽然恶心,但也只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在这个母亲心里面,这根稻草,或许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一根。
遭遇了丧子之痛的人,那种悲伤是难以言说的,那种悲伤,是让人怀疑世界的悲伤。
这种悲伤,不需要被旁人认定,它不是表演,它不需要被评价。
并且真正陷入这种情绪的人,也不在乎旁人是如何评价的。
这个母亲在孩子去世后做的,是想要一个公道。
这个公道,是要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个交代,他需要老师和学校来担责。
当然,这是不够的,老师被拘,但罪不至死,学校管理失范,但换一个校长,也继续开。
道歉、赔偿,是她主张的,但其实并不是她想要的,不过这些事情必须做下去,做下去,她才能为自己找一个寄托。
她做了很多事情,都是靠一口气撑着。但人不可能总是吊着一口气,人总是要冷静下来。
一旦冷静,她会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在现实面前,有那么多的阻碍,而她想要为孩子争取的,都是寸步难行。
久久不忘,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本分;息事宁人,是当地已经习惯的基操。
什么都没有做错,但孩子没有了——没有人能够想通这一切,但也就是这样了。
如果你带着一腔孤勇去撞墙,你只会头破血流。
但这个时候旁人说什么,其实当事者是注意不到的。
在最深的悲伤和愤怒面前,那些话,都没有那么重要,那些网暴的人,没法伤害一个坚定的母亲。
我们总说网络很吓人,但其实它不过是现实世界的投影。网络上的话再恶心,不看,也就是了。
而且当一个人有着更具使命感的事情要做的时候,她根本不会被这些插科打诨的声音撼动分毫。
除非,在现实世界,她发现了深深的无力。这种无力感,在她的一口气被反复耗散之后,最终扼住了她的喉咙。
面对这样的事情,同情,愤怒,是大众应有的情绪。
只是接着,我们的矛头,都对准了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小丑,我们觉得他们是罪魁祸首。
骂他们,也是最正确的事情,不过就是对着一个个虚拟的名字输出。
正义感,每个人都有,但如果正义感只能够对着这样的稻草人。正义,也就仅仅是个感觉,让你以为你行使了。
就像黑客帝国里吃了小药丸的人们,在梦里就经历了一生,似乎感觉是真的,一生就是真的。
但正义,从来都是实质上的,如果不能给一个真正的公道,那就是不公道。
但公道,给一个受害者的踏踏实实的公道,它到底在哪里呢?
开膛手贝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减肥这件事,有必胜法
- 订了婚的女友告你强奸,你该怎么办? (5人喜欢)
- 刚被免职的河北三河书记,为啥头这么铁? (4人喜欢)
- 一夜掉粉过万,何同学其实在下一盘大棋 (20人喜欢)
- 一场简单粗暴,但已成为艺术的战斗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