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教父黄仁勋,他怕什么?
当下是chatgpt 正火的时候,
说起chatgpt 用突飞猛进不为过,2月份还是3,迅速的就是gpt4 ,插件版,app版,现在几乎是打通了互联网应用的任督二脉。
说起chatgpt,就不得不说GPU教父 老黄。
英伟达赶上了AI大潮,乘风破浪了一把,成为了AI基础设施的扛把子。

没有英伟达的GPU建设,就没有现在的openai chatgpt....
明天,2023年6月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将访问大陆,将会碰出怎样的火花,拭目以待。
英伟达的开创有点像苹果。
英伟达则诞生于一家不起眼的餐厅当时个人电脑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三人把目光瞄准能让电脑图像流畅运行的图形芯片,当时很多人奉劝黄仁勋别选这条路,市场还没起步同类公司倒已有二三十家,但固执的黄仁勋选择上路,起步并不顺利,英伟达的前两款产品NV1、NV2,因偏离主流技术而均告失败,公司濒临破产。
走投无路的黄仁勋腆着脸,寻求合作伙伴世嘉公司的帮助。世嘉没拿到合同承诺的产品,却慷慨地付了款。这让英伟达有了喘息之机,短短几个月内,英伟达开发出符合微软显卡标准的Riva128。获得微软垂青,这才站稳脚跟。

最近,黄仁勋现身台湾大学,对毕业生们发表了一段演讲,谈的是英伟达30年发展历程中,遭遇的3次关键失败,这些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今天的英伟达。
因为意识到GPU并行计算的巨大潜力,英伟达在2006年推出CUDA架构,允许公众在该架构上编写程序。用于开发图形处理以外的目的,一开始此举并未激起多大水花。反而因为投入产出的失衡而备受质疑,直到2012年有大学团队利用CUDA,打造出一个能自动识别数百万张图片的,深度神经网络。人们才猛然意识到,英伟达已敲开通向AI时代深度学习的大门。
今天,英伟达成了推动AI革命的引擎,在高性能并行计算领域独孤求败。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业务,正成为其新的增长极。

黄仁勋在台大讲的英伟达的三个失败故事,你可能已经刷到过,包括前面提到的,向世嘉老板求援。坚持研发CUDA的坎坷路,还有一个则是放弃智能手机市场。

黄仁勋用这几个故事勉励毕业生:认清错误 及时止损 坚持意志 知时而变。
在这场演讲中,我们深深被其中两点内容震撼:
1.黄仁勋很诚恳地告诫观众:
他1984年毕业时正赶上个人电脑革命一样,2023年也正是AI革命的起跑线。
每个行业都将经历革命和重生。在这时代剧变的前夜。英伟达刚好赶上了这一波浪潮。
2.黄仁勋的内心独白:
“你不是为了食物而奔跑,就是为了避免成为食物而奔跑。
往往你无法分辨到底是哪种情况,但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奔跑”

原来作为AI的教父,短短两个月,市值逼近万亿美元大关,和特斯拉,微软媲美。
目前在科技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也怕。
他曾经和同事说,有人说我是他们见过最顽强的CEO,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在夸我。但我非常确定:
我渴望活下去的意志
超过几乎所有人想要杀死我的意志
这也许就是AI教父的本质,极度的危机意识和极强的学习追赶意识,所以他一直都在怕,怕没有跟上,在恶劣环境下生存。
你呢,你有没有什么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