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众|安东尼奥尼《拍电影对我来说就是生活》译者招募
几场凉爽的夏雨之后,梧桐嫩绿的新叶装饰了编辑部明净的窗户。凉风之下,雅众编辑部最近又迎来了全新再版的《特吕弗:我生命中的电影》与《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不知各位雅众书友们有没有把两位名导之作揣进夏季书袋,一举“大快朵颐”呢?
其实,在2023还春暖花开的日子,咱们编辑部就已签下了另一位意大利名导的电影书籍啦!——安东尼奥尼《拍电影对我来说就是生活》。

文本内容: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意大利殿堂级导演安东尼奥尼标志着电影现代性的肇始。自他起,电影成为不断变换的时代的展现,不再关于伟大的历史,而是每个人存在的尺度。他的电影展现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与时代的痛苦分离、感觉的痛楚等渗透进当代文化的情绪模因,因此被称为“关于危机的电影”,不仅是电影的危机,也是表意系统不再满足表达和叙事需求的危机。
本书收录导演关于电影的随笔、对自己执导的,包括《放大》《中国》《红色沙漠》等9部电影的文章,以及生涯最重要的近20篇访谈,提供进入安东尼奥尼诗意电影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其风格选择的复杂,他与电影及其他艺术表达形式的关系。

作者资料: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进入电影行业前,曾为《波河通信》《电影》等杂志撰写评论。1942年与新现实主义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合作撰写了《飞行员归来》的剧本,从此开启电影生涯。20世纪40年代拍摄了多部纪录短片,1950年推出故事长片处女作《爱情编年史》。六七十年代进入创作黄金期:编剧、执导的《奇遇》《夜》《蚀》和《红色沙漠》,在全球影坛大放异彩;而后拍出了更具国际色彩的《放大》《扎布里斯基角》和《过客》,成为诠释现代主义代表性的电影作者。1985年中风失语,沉寂多年后于1995年完成故事长片《云上的日子》。2004年与王家卫、史蒂文·索德伯格合拍的《爱神》为其遗作。2007年7月30日逝世于罗马。
安东尼奥尼在电影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得到举世公认,一生中收获了众多荣誉,包括8个威尼斯电影节、4个戛纳电影节、2个柏林电影节和1个奥斯卡奖项。其中凭借《夜》《红色沙漠》和《放大》分别斩获柏林金熊奖、威尼斯金狮奖和戛纳金棕榈奖,并于1983年和1995年分别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和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翻译愿景:
我们希望找到最能展现安东尼奥尼电影世界的文字,因此对译者有这些愿景:
1.意大利语翻译功底过硬,有意大利文作品翻译经验优先。
2.有中文写作经验优先,语言流畅,表达有趣,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3.对电影领域有所涉猎,安东尼奥尼影迷有优势。
4.合理安排时间,按时交稿。
我们会要求译者试译少部分内容,试译将从要翻译的图书中节选,试译合格后,与译者约定稿酬标准和交稿时间,并签订正式翻译合同。(注:试译无报酬)
请将履历和翻译作品以“安东尼奥尼译者招募+译者名”的形式发送到editorial@epbookschina.com,符合条件的译者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附上内文目录(暂译):
引言:观看与故事
【关于电影】
我的电影经验
拍电影就是活着
演员的悖论
感觉的痛苦
关于演员的思考
“真相”与图像
真实与直接电影
为《六个电影》所作序言
【我的电影】
1. 小巷之爱
2. 女朋友
3. 奇遇
4. 红色沙漠
5. 放大
6. 扎布里斯基角
7. 中国
8. 过客
9. 奥伯瓦尔德的秘密
【演讲】
关于电影起源的选择
想法从图像而来
谈爱欲
我讨厌当今的电影
世界在窗外
我与电影,女人与我
电影的历史由电影创造
职业对决
十个问题
访谈
导演的身份
【访谈】
爱的编年史 – 米歇尔·高丁
失败者 – 里诺·德·弗拉
奇遇 – 弗朗索瓦·莫林
夜 – 安德烈·拉巴特
蚀 – 莱昂纳多·奥特拉,俄特拉·莫
红色沙漠 – 弗朗索瓦·莫林
夜、蚀、云上的日子 – 让-吕克·戈达尔
美国沙漠 –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扎布里斯基角 – 玛莎·金德
美国经验 – 乔尔吉奥·蒂娜齐
不断更新 – 休·鲁贝奥
从《中国》到《职业:记者》 – 吉狄翁·巴赫曼
《职业:记者》 – 贝蒂·杰弗里·邓比,拉里·斯图尔哈恩
深度搜索 – 阿尔贝托·翁加洛
导演和电子设备:相信我,这是我们的未来 – 安娜·玛丽亚·莫里
一部关于冲突的电影 – 阿尔多·塔索尼
女性身份 – 妮可·克鲁兹-朗格卢瓦,让-多米尼克·波比
方法 – 塞尔日·达内,塞尔日·图比亚娜
演讲 – 弗朗索瓦·奥德,保罗-路易·蒂哈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