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风雨人生路,故事伴我行》
新课标Ⅰ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切割线————
风雨人生路,故事伴我行 汕尾中学 拂袖斋客人 总有一些故事,拨开迷茫的乌云;总有一些故事,点亮智慧的明灯。总有一些故事里的人,是我们前行的向导;总有一些故事里的人,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故事里的事,或许都是虚构,却并不妨碍滋养我们的精神;故事里的人,或许作古已久,而千载以下,依然让我们动容起敬。 在原始社会,人们需要故事驱赶恐惧;在蒙昧时代,人们需要故事开启理智;在专制王朝,人们需要故事激起反抗;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我们仍然需要故事,传承历史,映照当下,畅想未来。 少年,我们都是听故事的人。 从父辈那里,从老师那里,从村邻那里,从行人那里,不拘于人,我们听到了很多惊奇的故事。从课本上,从电视里,从图画里,不拘于媒介,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在屋宇内,在稻田里,在山之坡,在河之畔,在凉席上,在炉火旁,不拘于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流传。 故事里的主角,有补天的女娲,有逐日的夸父,有磨杵成针的李白,有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有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有下凡报恩的白娘子,有舍身炸堡的董存瑞,有笑对铡刀的刘胡兰,还有狐妖鬼怪,也有奸佞宵小…… 是这些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故事,让我们懵懵懂懂深深浅浅地了解了文明的起源,历史的变迁,王朝的兴衰。也是它们,丰富了年少的生活,斑斓了无邪的时光。更是它们,充盈了我们的知识,充沛了我们的情感,激发了我们的想像,孕育了我们的梦想。 中年,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人。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曾经的梦想变为现实,曾经的神话成为历史,在伟大的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程中,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被书写,而这些荡气回肠的故事,也需要我们去讲述和传诵。 我们要说青藏铁路穿梭在世界屋脊,我们要说高铁动车让“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是诗句里的夸张,我们要说诺贝尔文学奖和医学奖花落中国,我们要说“非典”和“新冠”两大“战疫”的胜利,我们要说“蛟龙号”下水、“祝融号”升空……每一次跨越,每一次腾飞,每一个创举,每一个奇迹,都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诉说。 老年,我们都是故事里的人。 在“两个一百年”的奋进道路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拼搏征途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奔波在泥泞山路的乡村干部,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浓烟滚滚逆行上的消防员,汗流浃背周到服务的志愿者……每一个在平凡的岗位坚守奉献的人,终将成为故事里的人。 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印记的故事,每一段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都在塑造中国形象,每一个故事里大爱无疆的主角都在铸造“中国魂”。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当仁不让责无旁贷,既要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也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谱写“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