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价
关于“图书价格保护”“图书公平交易规则”的讨论已经超过10年了,怎么不见一点行动和实效?如果大家不是在空喊口号,互相装模做样,那价格保护迟早会实施起来。不如,现在就开始?
变价和好处
先来算算帐吧。

表一 变价成本利润表(成本不含编、校、审、设计、翻译、营销费用。)
假设原定价68元的书,4折供货,45折销售,毛利=供货-成本=10.9元。现在改为定价50元,85折供货,95折销售,毛利=25.8元。利润翻倍。
34元到50元,不多吧?34元,贵吗?5折34的书只比一样东西贵,那就是比4折27元的书贵。
这是涨价吗?是也不是。对于线上平台购买新书的消费者,这是涨价,但是对于线下书店的消费者,这是降价。这样的变价,有望令线下书店的消费者数量上升,销量上升,就算书店的单本利润下降了,总利润是上升的。
这样的涨价,可以给线下书店、二手书、借书、电子书、听书留出定价空间和生态位,更能给出版方自身留出利润,留住人才,留有探索、尝试的空间,避免了靠理想吃饭,留不住人,产出不了好产品,恶性循环。
此外,落实价格保护,能让价格营销不再强势,能让内容营销重新得到重视。
现在就开始
不要说这样的推倒定价折扣体系重头再来好难。
低价、折扣、限价、破价问题,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没在喊吗?喊破喉咙,破喉咙也没来救你啊。
图书价格保护机制不是连年常提吗?真的实施了,还不是总归要做?不能是光说不练,光喊口号吧?是骗别人还是骗自己?
而且,面对现在的低价、折扣、限价、破价问题就不难吗?
都好难,都要做,不如现在就开始做。
在我现在看来,价格体系混乱带来的定价、折扣问题就是出版业中物质问题的毒瘤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