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焦虑感,90%都源于去确定:他到底爱不爱我?
婚姻里的焦虑感,90%都源于去确定:他到底爱不爱我?
去确定对方的感受、是否爱自己、有多爱,这是一件未知、难以确认的事,必然会伴随着猜测,有猜测就容易患得患失。
比如,他最近态度冷淡了,对你没有以前热情了,不爱回消息了,你就会怀疑是不是不爱你了;
或者,他身边出现了优秀漂亮的异性,你就会有危机感,会吃醋,会担心他经不起诱惑,害怕他越界伤害你;
他没那么在乎你的感受,或者你感知不到爱了,你就焦虑,去找问题出在哪,是他爱上了别人,还是只是工作压力大,或者又别的事,开始东想西想;
发生争吵时,他没有主动求和认错,甚至冷着你,就会激发你的焦虑感,认为他没那么爱你了。
这些焦虑会随时冒出来,难控制也控制不住,会左右我们的情绪,变得患得患失,情绪化严重,忍不住想发脾气,而这些情绪,只会让感情越来越坏,把对方推远。
结果就是:对方会觉得你情绪不定,总发脾气,患得患失,觉得自己很累,无论他怎么做,你都感觉他不爱你,长期如此,他一直被消耗就会想要远离你,不想沟通,开始冷暴力,或者提出离婚。
为何有些人一进入感情,就焦虑、患得患失?
从情感心理的专业角度来看,焦虑背后其实是安全感的缺失。
而这通常源于我们从小和父母的相处。
从出生起,我们就会逐渐与父母建立依恋模式,如果父母给我们的爱,很充足、稳定、且无条件,你能充分感受到被爱,就会觉得世界是安全的,内心的安全感就慢慢建立起来;
而如果父母对你缺乏关爱,或者偏爱其他孩子,从小忽视你,你就会觉得没人能无条件爱自己,世界是不稳定的,不安全的,就很难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内心始终有空洞,并延续到亲密关系里,害怕对方的爱有所图,不是真诚的,不会长久,也就无法充分的建立爱与被爱的关系。
很多人,长大后内心的空缺会越来越大,经常怀疑对方不爱自己,习惯性负面解读对方的行为,很容易被对方牵动情绪,总是迫切需要被回应、确认是被爱的,这样才有暂时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是人一生永恒且独立的课题。永远不要把自我救赎寄托在改变别人身上,不要寄希望于别人来当自己内心那个有力量的超人,而是要去修复、疗愈自我,只有自己有力量,内在得到成长,才能笃定、确定自己值得被爱,并有能力培养爱的能力,自己和伴侣都能相处舒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