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打断
当察觉到怯懦的时候,我回顾“打断”。打断是一个多么鲜明的话语权发生地。打断在口舌之争中将孙子兵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打断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个力。群体暴力对一个人而言是发生在ta身边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打断。打断不仅仅是捂嘴,更要压榨人的注意力逼迫其不仅使用双耳更要奉上心灵,献祭注意力、时间、精力、独立思考、感受其感受、独立决策并自由行动享受果实。打断是掐死在生命周期开启流动之前,打断是禁止成长。
千万不要习惯于被打断。首先也许获得的仅仅是沉默,很快地延伸到手与脚,当人们的心灵也沉寂的时候,思考也停滞了(或是不断重复反复被困在举证里)(或是,只在脑海中存活)。
打断,或者说,“习得性无助”,与之同步发生的是不可说的“功能性阉割”。当人们自觉被剥夺自由独立的体验时,对他人的掠夺便开始了。而当人们开始注意到女性力量,就会有勇气知道,阉割是不存在的。
我收到过太多次回复,将阉割的荒谬性与伤害的荒谬性混淆。他们挣扎于受害的实感中,对自己行凶的事实加以压迫心灵的矫饰。然后立场的对立发生了——你要么站在捍卫我反击正当性这一边(你承认我的受害事实,并为此/为我不平),要么站在压迫我的这一边(你自私、没有心灵、是霸权的帮凶。任你百般道理,于你无非追求扭曲的自洽,于我却是无视和欺凌)。
这样的混淆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因为立场是人与现实间夹缝的写照。人们用立场书写灵魂、道德、精神,正是以笔作刀在自己手背上刻下违心之语。其愤恨、委屈,兼之其虚无、荒谬,化作最深刻的痛苦,令人无法自拔。当人们呼吁正义、公理、道德准则、话语权的上位者,他们上交了自己独立的整体的心灵,要么屏蔽感受,要么拒绝认知,要么放弃觉察决策与行为,要么放弃接收反馈负责到底。阉割发生了,集权的大他被具体个体窃取了,人群缄默了,没有人在享乐。
只有勇气和坚强,才能同时面对现实与真相。而后的建设或者说,对理想的实践,才需要智慧。
与他人真实的连接,真实感受决策行为反馈的完整落地,这些全都是建设。令人安慰的是,每一次进度都是可继承的,积累着的。打断之害不过是丢失进度而已(抹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