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西湖——保俶塔——抱朴道院——五四宪法资料纪念馆——岳王庙——杨公堤——郭庄——茅家埠——飞来峰——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北高峰(财神庙)
安安稳稳睡了一晚上,本次准备不赶时间慢慢逛,第二次来杭州了,上次来还是7,8年前。这几天杭州冷冷的,只要不下雨,都是好天气。早起不知道吃啥,第一天准备去西湖边逛逛,那就西湖边的知味观,又点了份片儿川和汤圆,味道怎么说呢,不能说好吃,但吃饱为第一要义。

吃饱饱,然后逛去西湖,边上的梧桐树叶子基本都掉光了,直愣愣的只剩下树干,别有一番风味。秋收冬藏后的春天才有意义。

还没到10点,西湖上已经零星有了游船,果然啥时候逛西湖都有风景。
路边有大爷用水笔在地上练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溜残荷伴随着湖光潋滟,心情正好。本来想走走西湖环线,被人山人海的杨公堤吓退。

想想啥时候都能逛,就继续顺着走走。路边被保俶塔吸引,就顺着山路走上去,弯弯绕绕很快就到了。

始建于五代十国,民国时期重修外观,国七。外围八面七层仿楼阁式砖砌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每层均有实心窗,做成了九宫格,过于现代的装饰反而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

相轮塔刹为明万历的原物,在保俶塔旁边。
顺着山头往前走,路过川正洞和宝石峰,旁边有历代的摩崖石刻。

人行道走着很舒服。

路过抱朴道院,进去看看。


但似乎走错了门,但也没事,随便走走。
抱朴道院,原名葛仙庵,始建于晋,供葛洪。相传葛洪曾在此地炼丹修道,元代毁于战火,明代重建。道观面积很小,院落错落有致,充分利用每一寸的空间来进行设计,小而精美。

正好遇到信众送太岁,心中一动,想想就是个游客,下次来也不知道啥时候,也就算了。
顺山道走过初阳台,原本句读为初、阳台,但原来是初阳、台。西湖边上的高处,看日出的地方。



但现在也确实啥都看不到了。

竟然还有这种小路,挺惊讶的。
缓缓下山,路过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馆,外观看着工整,就进去看了看。



馆内还有阅读的地方,阳光洒进来,感觉暖暖的。

容纳几十人同时阅读的小厅。

遛去岳王庙,人山人海,岳飞的生平纪念馆人也挺多的。

路过杨公堤,远处的亭子半隐半现的,像太极一样,挺有意蕴在。
路过郭庄,进门逛逛。


一重湖水一重色,感觉不错。

原木掩映下的小亭子,悠哉悠哉散步真舒服,代入自己做个文人墨客,远望有西湖群山,近看有云中假山真湖假瀛洲等。

平平的一条,湖,亭,枯树掩映,清正。

外面一小片残荷过水。

路过茅家埠,这片最美的季节还未到来。


关不住的一圈残荷。

涉水踩着大石头从湖水路过,当作小桥,突然想要蹦蹦跳跳。

虽然知道灵隐寺人很多,但真的被人挤人吓到了。已经不算早的时间了,还是很多人。
当然还是先去飞来峰看看摩崖石刻。
进洞看看,





出洞口,左手边一侧的崖壁上满是石刻。

顺着路往前走,路过理公塔。

六面六层楼阁式石塔,实心不能登临。从第三层开始每面都有佛造像。
六七层开壶门,门有乳钉





隐隐觉得是同一张脸。


在外走走停停半小时,终于进入了灵隐寺内。进门真有节假日上香的感觉,只能随着人流走,不好逆行。

大殿前的铁栅栏派上了用场,群众随着人流慢慢进入寺庙参观。
还未进门,就被两座石塔吸引。始建于北宋年间,八面九层仿楼阁式实心砖塔。





人山人海,倒也没有了从前的厌烦之心,选择上香有什么错呢,还在年内,正是上香好时节。
顺着人流走走走,有人举香拜拜,有人在黄墙下拍照,大雄宝殿,转过看看背面的海岛观音。见过一些,最喜欢的还是这里的海岛观音。顺着人群绕来绕去,吃一碗灵隐寺的素面,跟上次相比更素了。

拐出来,看天色尚早,逛逛永福寺。

东晋始建,03年重建。看着虽新,但干净,在西子湖畔,灵山秀水,山的掩映下,即使不登高山,也有灵验之感。



永福寺不同于他处轴对称形式,依山势而建,一重一重沿小路而建。













除却小处的巧思,还有几分闲适和漫不经心的奢华。不愧是自古富庶文运昌盛之地。

本想进去看看,但小屋子过于日式,想想也不进了。
再上,则到了韬光寺,距离闭寺还有15分钟左右,飞快地逛逛。





出来,快速地上了北高峰。



远眺,看山下灯火旺盛。
只要灯火足够辉煌,即使天还未黑,仍能见到一番堂皇之感。所以登高除却极高之处,感受凌云,更多就是看看我们来时的路,我们居住的地方,站在更高处,似乎多了一些隔世感。倒也不错。体会一下。

拜神求佛,走过路过拜拜过,进门看看,灯火通明,各个柜台人都很多,笑口常开拜拜财神,多多进财没啥不好。
溜达了一圈,排缆车的队伍已经绕到了上山路上,想想算了,快速下山。登山杖拿出来,快速下阶梯。

20多分钟到山脚,远远再望望山顶,已经看不清下山的路,灯火通明,但目标清晰,路上有零星灯光点缀。
缓缓归路,今天逛了很多地方,虽然计划要走的线并未成功,但意外收获不少,对西湖文化了解进一步加深,西湖群山,蕴含了多少的文人气象。
晚饭叫了个麻辣香锅,味道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