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导师最没水平的一句话是什么?
知乎问题:在与导师的沟通,交流,学习中,你听过导师最没水平的一句话是什么?
突然想起来一个,不是我导师,但是确实是某985教师的,估计那位现在也是教授了吧。原话是:
知识改变命运,是没错的。如果知识没有改变命运,说明你的知识是没用的知识。
这句话逻辑上的漏洞暂且不提(结果不合心意,我就改定义),单单是话语中体现出来的那种“一切都是你的错”,对于刚从高中出来的,没接触过社会真实的一面的,而且大部分比较信任老师“好”学生,其实是具有很大的杀伤力的。
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学生自己,不去论国家的招生计划,学校的专业设置,老师的教学水平,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情况,只要有问题,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
这个逻辑很流氓。
来到那个专业,学习那些内容 ,本身也不是学生自己可以选择的,甚至出生的年代,从小形成的观念,等等,很多不是学生自己可以选择的。学生,特别是刚从高中出来的,怎么有能力去判断“那些是有用的知识”,“哪些是好的知识”。
人们当然都认可,学校不是万能的,学有所成也不一定学有所用,更不一定学则有“成”(成功)。大学老师,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需要指引学生抛开旧有的模型,去理解一个更加复杂的,更难以认识的世界,而不是像初中,高中那样告诉学生:好人一定有好报,父母一定为你好,老师一定是对的,学了就肯定有用,学习好就有一切~~
人们都认可,在基础的领域,或者在比较低级的阶段,可以提供部分“白谎言”,从而帮助人确立正确的三观。但是,在之后,还重复一些简单的,武断的评判,无异于欺骗。
隐藏在这后面更可怕的是,一种引导人们“自我追责”的思维模式,只要是结果“不如人意”,一定是我做的不够好。我找不到工作,是我不够优秀;我学不会,是我笨;我被欺负了,是我做的不够好;我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是我自己辜负了父母,辜负了国家;我晚上出来被坏人打了,是我不应该晚上出来,是我不应该穿那么少……
这种思维模式不但会滋生自我批判,导致很多情况下的自我崩溃,更会容易滋长一种“站在道德的高地指手画脚”的人格暴力。比如你挨打是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你过的不好是你自己不够努力……
而指责别人是最容易的,你只需要加个狗头,或者一个笑哭的表情,而甚至不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
© 本文版权归 Elementar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