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烧出“权力斗争”?
“ 7月29日,莫斯科附近的一处海军基地遭遇大火,价值200亿卢布的200架飞机报废,成为迄今所披露消息中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笔。此事已使俄海军内部人事震荡。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批评基地指挥官玩忽职守,下令撤掉了一批海军高官。
“ 面对持续的大火与烟雾,西方媒体开始热炒所谓的“权力斗争”。有媒体称,这场大火可能会改变俄罗斯的政治版图,总理普京跃入舞台中心,成为该国最决断、最有力的领导人。但也有俄专家称,这场灾难责任在普京政府,原因是普京执政期间新修了《森林法》,取消了森林防护机构,大量削减森林防护工作者,进而导致防灾人手紧缺,管理涣散。
“ 据报道,梅氏在批评俄林业管理混乱现状时,突然“发飙”。他说:“我知道某些林管部门的负责人,甚至没从休假中回来……我想,既然他休假不回来,那就不要再回来了。”他表示,他已把自己的意见转告主管农业的副总理。 ”
以上是新浪的报道。的确,在西方普遍存在后冷战的处事方式的时期,会有大量媒体猜想俄的每个事件背后的故事,甚至有媒体发布了人为纵火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但俄罗斯正在遭受一场干旱,发生森林大火多半是属天灾,并且,大火给俄民众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还在军事部署上威胁着俄罗斯的安全与稳定。相信无论是多么渴望权利的政客,也不会押上如此多的筹码,去赌一场不一定会赢的赌局。
退一万步讲,即使大火背后有权力争斗,那么,有谁获益了呢?西方一干媒体认为是普京,理由很简单,“总理普京跃入舞台中心,成为该国最决断、最有力的领导人。”按照谁获益谁有嫌疑的论调,的确要怀疑一下普京,但请注意,从1999年,普京任总理,率领军队取得第二次车臣战争胜利开始,到后来叶利钦宣布辞职,并任普京为代总统,到普京赢得大选、获得连任,甚至到帮助梅氏赢得大选,自任总理,恐怕不止是俄罗斯国内,全世界都应该知道是谁一直在“舞台中心”,谁是“该国最决断、最有力的领导人”一普京的支持率根本不需要用此次事件来作日后竞选的砝码,并且有人认为这次事件与普京之前修订《森林法》有关,如果真是这样,那不是普京打在自己脸上的耳光么?
那么,难道是另一位主角——梅德韦杰夫?首先梅氏之前表示过不排除参加大选,但其措辞并不肯定,并且他表示不会和普京在大选中竞争,他和普京究竟谁会参加大选会在统一俄罗斯党内部决定,顺便说一下,统一俄罗斯党党首是普京。所以他和普京的矛盾并不像西方所期待的那样尖锐,甚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梅氏参加2008年大选之前,时任总统的普京和时任第一副总理的梅氏,就达成了某种“协议”。因为很显然,正是普京表示他会任梅氏政府的总理,梅氏的支持率才会达七成,这也正是普京的支持率。普京在2000年说过:“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他再连任两届,就是二十年了,这是俄罗斯史上伟大的普京时代。而梅氏完全可以在普京卸任后再问鼎总统宝座,那时,俄罗斯也会有一个更好的局面。如果梅氏不愿交出手中的权力而导演了此次闹剧,那么不也正好暴露了他的无能么?遇到问题就“发飙”可不是一个领导人应有的态度。我们不一定要你像普京一样开飞机去灭火,但大哥,你也不能这么二啊!
西方媒体就是不乐意看到俄罗斯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实媒体只是表象,本质上这是冷战的延续,是某些国家称霸全球的野心的表现。如果按照谁受益谁有嫌疑,那么,我们是不是有理由怀疑某个西方大国呢?
“ 面对持续的大火与烟雾,西方媒体开始热炒所谓的“权力斗争”。有媒体称,这场大火可能会改变俄罗斯的政治版图,总理普京跃入舞台中心,成为该国最决断、最有力的领导人。但也有俄专家称,这场灾难责任在普京政府,原因是普京执政期间新修了《森林法》,取消了森林防护机构,大量削减森林防护工作者,进而导致防灾人手紧缺,管理涣散。
“ 据报道,梅氏在批评俄林业管理混乱现状时,突然“发飙”。他说:“我知道某些林管部门的负责人,甚至没从休假中回来……我想,既然他休假不回来,那就不要再回来了。”他表示,他已把自己的意见转告主管农业的副总理。 ”
以上是新浪的报道。的确,在西方普遍存在后冷战的处事方式的时期,会有大量媒体猜想俄的每个事件背后的故事,甚至有媒体发布了人为纵火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但俄罗斯正在遭受一场干旱,发生森林大火多半是属天灾,并且,大火给俄民众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还在军事部署上威胁着俄罗斯的安全与稳定。相信无论是多么渴望权利的政客,也不会押上如此多的筹码,去赌一场不一定会赢的赌局。
退一万步讲,即使大火背后有权力争斗,那么,有谁获益了呢?西方一干媒体认为是普京,理由很简单,“总理普京跃入舞台中心,成为该国最决断、最有力的领导人。”按照谁获益谁有嫌疑的论调,的确要怀疑一下普京,但请注意,从1999年,普京任总理,率领军队取得第二次车臣战争胜利开始,到后来叶利钦宣布辞职,并任普京为代总统,到普京赢得大选、获得连任,甚至到帮助梅氏赢得大选,自任总理,恐怕不止是俄罗斯国内,全世界都应该知道是谁一直在“舞台中心”,谁是“该国最决断、最有力的领导人”一普京的支持率根本不需要用此次事件来作日后竞选的砝码,并且有人认为这次事件与普京之前修订《森林法》有关,如果真是这样,那不是普京打在自己脸上的耳光么?
那么,难道是另一位主角——梅德韦杰夫?首先梅氏之前表示过不排除参加大选,但其措辞并不肯定,并且他表示不会和普京在大选中竞争,他和普京究竟谁会参加大选会在统一俄罗斯党内部决定,顺便说一下,统一俄罗斯党党首是普京。所以他和普京的矛盾并不像西方所期待的那样尖锐,甚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梅氏参加2008年大选之前,时任总统的普京和时任第一副总理的梅氏,就达成了某种“协议”。因为很显然,正是普京表示他会任梅氏政府的总理,梅氏的支持率才会达七成,这也正是普京的支持率。普京在2000年说过:“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他再连任两届,就是二十年了,这是俄罗斯史上伟大的普京时代。而梅氏完全可以在普京卸任后再问鼎总统宝座,那时,俄罗斯也会有一个更好的局面。如果梅氏不愿交出手中的权力而导演了此次闹剧,那么不也正好暴露了他的无能么?遇到问题就“发飙”可不是一个领导人应有的态度。我们不一定要你像普京一样开飞机去灭火,但大哥,你也不能这么二啊!
西方媒体就是不乐意看到俄罗斯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实媒体只是表象,本质上这是冷战的延续,是某些国家称霸全球的野心的表现。如果按照谁受益谁有嫌疑,那么,我们是不是有理由怀疑某个西方大国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